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刘彦华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育人模式改革的十年实践,不仅是对应试教育的有力摒弃,更为基层素质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可靠范本。而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常说:“好的中学教育绝不是预备升学教育,而是要向前眺望三十年,培养学生具备未来二三十年社会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如何立德树人,推行素质教育,让孩子全面发展,已成为新时代语境下中国教育的重要命题。面对时代的考卷,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下文简称:三十五中)育人模式改革的十年实践,不仅是对应试教育的有力摒弃,更为基层素质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可靠范本。 构建以“育人”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三十五中,是一所由北京市西城区教委主管的全日制公立完全中学,是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始建于1923年,前身为志成中学,由李大钊、邓萃英等教育名流担任校董创办。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走出了宋平、王光英、李锡铭、王光美、邓稼先、王岐山、陶西平等众多杰出人才。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 不过,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谈及2008年1月上任之初对它的印象,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底蕴深厚,校舍老旧,身陷重围。当时,三十五中高中部地处北京市小口袋胡同,属寸土寸金的西单地区,左邻右舍皆为强手,而三十五中一段时间面临搬迁问题,因校舍、设备无法更新而日渐落后。学校虽有全面育人传统,教师们爱岗敬业,但在升学竞争中因区域校际竞争激烈而在第七名上下徘徊,甚至一度被一些媒体列为一流三类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