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8月30日讯 记者麦婉华 通讯员张盛良 何翔宇 这里有一座巍峨的大山。这座山当地称为四角山,与临近的七目嶂均为千米之高。当行至村口,只见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依稀可见山脚分布的几个小山村。 这里有条清澈的小河。这条河当地人称为蒲江河,河水沿着山脚而下,横江、太平、梅塘、华塘和琴塘几个美丽的小山村就座落在小河边上。 这里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30年来,一群人接续捐款。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五华蒲江陇西奖学基金会成员。他们共同的目标是——支持和鼓励山村的孩子们奋发读书、追逐梦想。 2023年,广东梅州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是加快实现苏区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8月来,梅州市各地陆续开展奖教奖学活动,已然成为一道道美丽风景线。 近日,五华蒲江陇西奖学基金会依时开启活动大门,接受村民和各界的捐赠,并为学业进步的学生发放奖学金,今年发放88430元奖学金,有125名学子受到奖励或接受资助。 如青山万物生长,似河水奔腾不已,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自发捐资助学中来,汇成乡村振兴的暖流,生生不息,延绵不绝…… 一笔饱含深情厚意的奖学金 “耕田爱(要)养猪,养子爱读书”“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冇老婆。”(客家童声)这是客家人从小到大耳熟能详的童谣,音符韵律间,饱含着客家人对于发奋读书、知识方能改变命运的那份执着。 在横江小学课室里,老师正在一句一句讲解和领唱,不同年龄的学生们齐坐一堂,他们很快便学会这首童谣,并牢牢记在心里。紧接着,一场简单而隆重的奖学活动,就在这间学校举行,这些优秀的学生,都将获得奖励,长者们也会语重心长地寄语他们要刻苦去奋斗。 这份饱含深情的奖学金,在捐者与受捐者悄然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克服种种困难,将个人融入时代进步的洪流中去,那样的天地将更宽,那样的梦想更为迷人。 8月26日,各地归来的乡贤再次见证奖学助学活动,一边是慷慨地捐资,一边是优秀学子获得奖励和接受资助,这种爱心的传递与成长的扶助,已然形成默契。 “吃水不忘挖井人。”2023年高中毕业的李泽宇同学深深的明白这个道理,即将步入中山大学继续求学的他对这份沉甸甸的祝福满怀感恩,“乡贤会三十年来的默默付出帮助了无数寒门学子,这份真挚,这份热忱,应当被传递,这种无私,这种大爱,应当被传承。” 一场起步就跑了30年的接力赛 陇西,被视为是李姓的一个重要发源地,逐步成为他们共同的符号。远在广东梅州客家地区的五华长布镇,有一些小村子以李姓为主,他们以生活在四角山下蒲江河边为地理标识,自觉命名为“蒲江陇西”。这既是对文化传承的坚守,又是希望沿着悠悠蒲江河水,携手来自四海同属一种语系的“自家人”,凝聚力量,走得更远。 30年前,在当地一间简陋的农屋里,为寻求耕读带来的希望,几位上年纪的有识乡贤决定自掏腰包,并发动乡亲,成立奖学为目的“五华蒲江陇西乡贤助学基金会”。他们是李炳华、李根培,李日章、李岳林、李学科等。 这个乡贤助学活动从一诞生就格外朴实无华。据发起人李日章(已故)的儿子李国亮回忆,“当时大家的共识是要以‘崇文重学、培育英才’为宗旨,最大限度尽乡邻的力量,得到热心人士响应,首次捐款就收到了2万多元”。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这是一笔“巨款”。是年秋天,第一次为优秀学子发放奖学金,一时成为当地美谈。 李育浪是首批接受奖励的学生,他当年考上华南农业大学,由于家境贫穷,全家为他奔赴广州求学而发愁。“乡贤们给我奖了1000元,我拿着这笔钱,无比激动,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心情和恩情”。时至今日,时光过了30年,李育浪的大脑中总是浮想当年情境,每到困难时,总有一种力量催促他要奋起。 时隔三年,也就是1996年,奖学资金已然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乡贤李达俊、李金祥、李学成再次捐资,重新召开全体理事大会,讨论奖学基金的新路径,着手实施新的方案,并得到了李育谦、李佰雄、李家万等热心乡贤和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他们纷纷捐资捐款,扩大了基金会的资金。 三十年来,广大乡贤和各界人士踊跃捐款,你10元,我50元,他100元……积少成多,基金会共募集资金2250404元,涓涓细流汇聚成大爱。这其中,反哺基金会是重要来源。李育浪、李国亮和李远标等,越来越多曾经获得奖励的优秀学子,学成后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心怀感恩,坚持回报社会,加入到了蒲江陇西乡贤助学基金会。 现在的会长李学成算了一下,李育浪反哺基金会已经接近当年受捐的260倍。“他是心里一直想着这个事,每年都准时回来参加奖学活动,并自掏腰包请大家吃饭,从来不计较得失,他说他有今天的生活,除了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再就是乡贤无私的支持”。李学成说。 基金会感召热心人士参与捐资助学也是重要部分。李日中、李勇明等越来越多当地乡贤通过努力发家致富,时刻关心着公益事业,连续多年定额捐资支持。 三十年来,乡贤力量不断扩大,基金会的功能也与时俱进,彰显更多底蕴的无偿资助内涵。李学思是较早加入助学基金会的成员,呕心沥血自觉捐资助学十多年,2011年病逝后,其子女李兹陶兄弟为继承父亲的遗愿,成立了“学思助学基金”,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困难家庭学子。从奖学到助学,意味着资助的范围更宽了,大家不愿意放弃每一个希望进步的学子。 从奖学到助学,意味着资助的范围更宽了,乡贤们不愿意放弃每一个希望进步的学生。2018年,以李育浪为主的乡贤大力倡议下,“学思助学基金”更名为“陇西助学基金会”,接受五华、梅州、珠三角各界人士的捐赠。 为规范运营这个民间组织,2020年,基金会的主要工作员在当地政府备案,正式更名为“五华县蒲江励志助学协会”。据基金会详细记载,30年来,共奖励学子2561人次,奖励金额514240元;资助困难学子170人;助学金额174700元;目前仍有结存基金715140元。 看着厚厚的账本,李学成说:“我已经越来越老了,基金会上会不断增加捐款,我们也会一天天变老,希望越来越多人加入进来,越来越多孩子们得到支持和鼓励”。 基金会发展三十年来,李学成会长始终在默默付出。他是基金会成立初期最年轻的理事之一,这一路走来,他两鬓渐白,却初心未改。山区土生土长的李学成深知,对于这里是孩子而言,读书就是就是唯一的出路,帮助寒门学子走出大山,求学精进,成为栋梁之才一直是李学成的信条,同时也是蒲江励志奖学助学协会的创办初衷。“励志助学一直以来都是我心中的牵挂,让家庭困难学子的有书读,让每个渴望读书孩子都能圆读书梦,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一栋功能齐全的小楼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现在的蒲江村落,家家户户盖起了漂亮又实用的小楼,在四周高山映衬下,显得别具风光,温暖着每一个村民。在村落中央的蒲江河边,有一栋三层小楼,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是2006年建成的小洋楼。当地村民为支持奖学活动延续下去,又自发集中资金50多万元,建起了一栋三层小楼,小楼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蒲江陇西乡贤会。 走进这栋小楼,一楼是图书室,摆满了学生们的工具书、学习资料、著名小说、各学科教材。“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几个大字贴在墙上,非常显眼,像是时刻在提醒学生们要努力向上。二楼是奖学大厅,墙上贴满了各个捐资者的芳名录,以及奖学活动的照片。三楼是基金会的工作场所。 李观胜是基金会的一名老会计,他总是带着钥匙,早上打开大门,然后认真的扫去书架上的灰尘,再去打扫楼层卫生,俨然是这栋小楼的守护者。 李景清是蒲江小学的校长,他是这栋小楼的常客,总是热心参与商量奖学事宜。在他的努力下,将小栋的功能延伸至蒲江小学,“大型的奖学活动,可以在学校里举行,也可以让乡贤在学校为学生们讲讲亲身经历的故事,这些都能激励后人向前辈学习。”每到奖学活动时,李景清总是最忙的其中一位劳动力。 李志兴长期在五华县城工作,他和走出蒲江河在外地工作的人士一样,频繁返乡,成为乡贤会小楼的熟客。他们自觉承担着基金会的宣传员、文员、茶水工,或成为对接乡贤的接待员,或者开上小车为基金会置办物资,无需指挥,从不计较,无私付出。 在乡贤会小楼上贴着详细的章程和组织架构,上面写明各种资助的制度,明确了理事会的职责。走近细看,一连串的名字,似乎有所分工,又似乎没有分工,无论有没有名字在册,当地村民和乡贤们,只要回乡一趟都自发地加入到这个“爱心工作”中去。 是的,也许在资助他人,他们忘记了自己是谁,但是,他们始终知道,未来还有更多的人需要帮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乡贤们相聚有欢谈也有沉默。年近迟暮的老会长几年前查出了食道癌,随病情加重,身体也是每况愈下。虽然身患重疾,自己经济条件也不容乐观的情况,李学成依然捐出了20000元用于基金会学生资助。这是老会长三十年如一日信念坚守,也是老人对每一个学子能美好未来的殷切期盼。今年李学成就要卸任五华县蒲江励志助学协会会长一职,但是他对教育公益的坚持不会停止,乡贤们心念家乡、回馈桑梓的浓厚情怀也将继续传承。 尽管花开花谢,四角山青山依旧,蒲江河源远流长,乡村振兴之路将越走越宽,山间小村将越来越美…… 编辑:张玉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