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青春点亮梦想,匠心传承文化。宣纸产于安徽泾县,是中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文房四宝之一。别看这薄薄的一张纸,它的制作工艺不仅复杂、操作难度也很大,需要经过100多道手工工序。《青春匠心》走进两位年轻的宣纸制作匠人,去看看“老手艺”遇上“新匠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宣纸,因其精美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书写特性,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更有“纸寿千年”的美誉。一张润墨好、抗老化、防虫蛀、不变形的宣纸,要经过108道工序。一张张薄如蝉翼的宣纸,不仅承载着千百年来的中国文化,更凝结着匠人们的专注与磨砺。 捞纸工 管家明:捞纸一般需要两名工人,我是一名掌帘工,纸张的好坏、匀度都需要掌帘工来判断。 90后的管家明从事宣纸制作已经10年。一槽纸浆,一张竹帘,就是他和同伴的阵地,左抄一下、右抄一下,一张宣纸的雏形就产生了。对于管家明来说,弯腰打捞、跨步转身,这样的动作他每天都得重复上千遍。但是宣纸的好与坏、厚与薄、纹理和丝路质量全在这一“捞”上。 捞纸工 管家明:捞纸在宣纸108道工序里面是最难的一个,纸的好坏都需要捞纸工去完成。刚开始捞出来的纸是不成型的,也就是废品。刚开始肯定非常累,胳膊也酸、腰也酸,慢慢习惯了要好一点。 为了保证宣纸的品质,捞纸车间不能使用空调。即使在最寒冷的时候,为了保持手感,管家明也要将手伸入冰冷刺骨的水中,徒手捞纸。 捞纸工 管家明:这里面水温太低了,加热水会影响里面的纸浆纤维,冬天很冷,手会生冻疮。 在日复一日的捞纸动作中,管家明练出了一手绝技,仅凭手感,就能将每张纸的重量、厚薄、均匀度,控制在最小的误差内。 捞纸工 管家明:现在一天大概捞1100多张,手跟一杆秤差不多,每张纸的差距不是太大,厚度大概就比头发丝稍微厚一点点,通过手去感觉。 这边捞纸工在经受着“冰水”考验,另一旁的晒纸车间里却是热浪滚滚。在这间10多平方米的车间里,吴帆正在进行着晒纸操作。 同样是90后,吴帆在这行已经干了8年,由于村子里很多亲戚朋友都在宣纸厂上班,从小耳濡目染,让吴帆年幼时,就对手工宣纸制造有着独特的情怀。21岁开始,他就跟着师父当学徒。浇湿、拍打、高温烤晒,这套操作吴帆已经烂熟于胸。晒纸车间的温度常年在40℃以上,烘烤宣纸的墙面温度,更是高达65℃以上。 晒纸工 吴帆:冬天的时候觉得不辛苦,觉得蛮舒服的,但是夏天的时候特别难熬。那时候太热了,热得人都想放弃。有一年是最厉害的,那一个月瘦了十几斤。 在克服高温影响的同时,还得保持技术的稳定。其中,把湿润的宣纸进行分离,就特别考验晒纸工的手法和力道。手劲大了容易破,力道轻了又揭不下来。牵下纸后,还得用刷子一刷一刷地把宣纸定在加热的焙面上,吴帆坦言,这是一点一滴垒起来的技术。 晒纸工 吴帆:一个合格的晒纸工一般保持在15刷左右,刷路到这里不能多了、不能少了,多了就会出现这种纹路,这种纹路就不行了。 现在,吴帆晒出来的宣纸,平整、熨帖、不留褶皱,这背后离不开他夜以继日的付出。他说,光点角这一个动作,就练了两个多月,常常练到指尖渗血。 晒纸工 吴帆:两个指甲酸的,手有时候点到都痛。那时候像壁虎一样,趴在上面动都不动,就看着点,方便纸揭下来。看着很简单,但是要眼睛仔细盯着,不能放松,精神时刻紧绷。有时候也会想放弃,咬咬牙就坚持过来了。 手工制作的宣纸,每一张都有自己的灵魂。从选料到制作成纸,完成108道工序,需要历时三年才能完成。尽管如此费时费工,但千百年来,这项技艺依然沿用手工制法,机器根本无法替代。 宣纸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 周东红:我们其实以前也用过这个机器做纸的实验,最终没有被书法家认可,最关键的就是我们手工捞的纸,纸浆的紧度和拉力都比这个机器做的纸要好很多。而且到了书法家用的时候,他这种感觉机器已经代替不了。 宣纸试纸画家 左汝民:我们宣纸的最主要的一个特性就是一定的吸水性和吸墨性,可以以水阻墨,可以以水导墨,然后它的墨色不发挥,这是宣纸最主要的特征。书画纸这一类的特性其实也有,但是它效果没有宣纸明显。 晒纸工 吴帆:我以后还是想好好干,看到电视上的书法家用我们宣纸写出来的,有时候觉得这张纸搞不好是我制作出来的,感觉蛮自豪的。 把握凡与不凡的辩证 吴帆说,有时候觉得书法家用的纸就是他自己做出来的,的确,没有纸张就没有书法,没有纸张也不会有文明的积累与传播。其实生活中每一份平凡的工作,都有不平凡的意义;反之,再伟大的梦想,都要靠一点一滴的努力来实现。这种辩证,激励着一个人,也激励着一个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