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甲归来穿绿衣 屠传贤“三战”疫情当尖兵

2020-12-01 11:10:30 来源:央视网 作者:郝振宁 责任编辑:田小介 字号:T|T

  “国博需要紧急转运一批医疗物资去医院,谁报名?”今年1月29日深夜,武汉邮区中心局的工作群里发出了这样一条通知。

  正在宿舍的武汉邮区中心局驾驶员屠传贤第一时间报名。作为武汉邮区中心局综合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我目睹了屠传贤在群里“秒回”任务。

  接到任务后他裹紧外套,顶着寒风向停车场一路奔去,生怕多耽误了一秒。

  负责人简单交代几句后,屠传贤与同事分别开着邮车,从位于东西湖的中心局赶往汉阳的国博中心,每辆邮车装上近5吨的医疗物资后,屠传贤仔细查看规划线路,从国博中心出发,送往武昌、青山的5家医院。每批物资送到便要卸货,看着医务人员满脸疲惫的模样,屠传贤心中不忍,“我来我来,你们少拿些!”

  1月30日凌晨5时,我在单位里碰到跑完5家医院,一身疲惫回来的屠传贤。疫情防控期间的邮路是奔赴抗疫的最前线,意味着面临未知的巨大风险。我说:“老屠要保重。”他说:“我有经验,身体过硬得很,放心。”

  据了解,当天屠传贤所在的武汉邮区中心局防疫物资配送专班共将300吨防疫物资送达武汉市32家医院。这是他们投入一线战疫的第一天。

  在这次疫情之前,“话少”的屠传贤没能给我留下特别深的印象。因为工作原因,我和老屠熟悉起来,他给我的印象多了两个字“肯干”。

  “这些物资是要去救命的,必须又快又稳地送到,绝不能有任何差错”。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保证24小时随叫随到,将最紧迫的物资以最快的速度运送至抗疫一线,屠传贤选择睡在驾驶室里。他特意带上一床被褥和一件陪伴了他22年的军大衣,将两平方米不到的邮车驾驶室改造成“移动军营”,这里成了他的一方战场。

  有一次,我在他的驾驶室里看到了那件军大衣,破旧得很,扣子都掉了,他用胶布穿过扣眼勉强系住。原来,这件军大衣跟着屠传贤已经有22年,是1998年他在北京入伍时配发的。驾驶室里,还有他搬进去的一箱方便面,随时接任务跑邮路,三餐根本没法保证,为了图省事,他连续吃了好多天方便面,困了、饿了都能在车里解决,除了上厕所几乎不下车。

  1月底,屠传贤接到通知,由于火神山医院建设的需要,要从咸宁拖运一批病床回汉。他立刻赶往咸宁,装车后一刻都没有停留,赶到火神山医院后又参与接卸物资,忙到第二天清晨。

  2月8日凌晨4时,屠传贤从国博中心装上一批防护物资,先后送往咸宁、黄石、黄冈、鄂州,一天跑完4个城市,回到武汉时已是深夜。在最后一站鄂州,屠传贤站在送货的医院门口,刚好能远远地看到自家的阳台。

  屠传贤告诉我,他原本打算大年初一值完班就回到鄂州老家和家人团聚,但疫情暴发后,他选择留守岗位。

  翻看工作群里的聊天记录,我发现,每当碰上送往各医院的运输任务,屠传贤都抢着报名,他希望将风险留给自己。

  有一次,我问老屠:“怕不怕?”他几乎没有犹豫:“想不了那么多,我不上谁上?”

  驾驶员石贵华和屠传贤一起完成了运送浙江援鄂医疗队的物资前往杭州的任务。3月29日,两人装上物资后,轮换着开了整整12个小时,直到次日凌晨3时才赶到目的地。

  石贵华告诉我,屠传贤很细致,“他常常嘱咐我做好防护,注意手部消毒,不愧是有抗疫经验的老兵”。

  新冠疫情阻击战打响,每个身在武汉的人都是战士。事实上,屠传贤早已是在疫情战斗中成长起来的一名老兵。2003年,在北京服役的屠传贤就曾参与非典防控工作,与病毒正面交锋。2008年,他作为维和部队的一员,驰援非洲利比里亚共和国抗击埃博拉疫情,冒着风险,将重要物资运送到利比里亚境内各个重灾区。2020年,是退伍10年的屠传贤第三次奋战在抗疫一线。

  一天出班两三次已是常态,他没有计算跑过的路到底有多少公里。截至3月29日,屠传贤累计出班150余次,先后运送防疫物资到省内、武汉市的各大医院及物资配送点。在“移动军营”里,他以战士的忠诚日夜坚守,度过了80多个夜晚,直到4月中旬才返回鄂州的家。

  配送物资的间隙,有着17年党龄的屠传贤主动参加党员进社区突击队,利用休息时间为社区送去2000个口罩、100斤酒精、50升84消毒液、100箱新鲜蔬菜等防疫物资,叮嘱居民做好防护。

  坚守抗疫最前沿的80多天里,曾三历险恶疫情的屠传贤没有休息过一天,只为在一场场星夜疾驰的生命接力赛中抢来更多时间,早日赢取抗疫的胜利。

  作者:郝振宁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