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7月27日电 题:“刷屏书记”的“富民工程” 新华社记者程子龙、王建威 “时光如梭,走过这人生如梦芳华。再回首,斑驳岁月里书写的,不只是那些摇曳于风中的青春盎然,还有我为你固守的执着岁月。”这是黑龙江省绥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望奎县海丰镇恭头一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朱文武扶贫手册扉页上的话。 2018年,朱文武从前任第一书记手中接过驻村扶贫“接力棒”,发誓要给村里打造一项富民产业,他称为“富民工程”。此后,他每天在微信朋友圈刷屏,记录并鼓励贫困户和村民们通过产业来实现小康梦。 驻村伊始,朱文武用一整天时间把全村所有贫困户档案逐一拍照存在电脑和手机上,有空就看看。一周多时间,就把全村81户贫困户和194名贫困人口的档案内容记在心里。他还遍访了全村879户村民。 2018年4月,朱文武开始了村里第一次“产业发动”。他召集村民开会,发动村民调整种植业结构,种植鲜食玉米。可到会的只有26名村民,经过3个小时口干舌燥地“演说”,只有7户村民愿意调整84亩种植面积。由于达不到规模化,难以实现订单生产,黏玉米种植未能成为脱贫主打产业。 很快,朱文武通过和单位同事一起谋划,确定了种植中药材龙胆草的产业扶贫思路。在县里的一次会议上,他详细说出了这一产业规划。“县委书记表扬了我64秒,”朱文武回忆说,县里认为产业谋划精准,切实可行,很快就批准了项目建议书,并拿出20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在恭头一村建龙胆草种植基地。 但产业建设一开始就遇到了“通天河”。由于龙胆草产业项目用的是扶贫项目资金,不是农业开发资金,项目申请书上的基地建设土地租金25万元不符合使用要求,而村集体又没钱。憋了好几天,朱文武终于从绥化市引来投资企业,出资解决了这一问题。 产业发展很快又遇到了“火焰山”。2019年春,药材基地建设需要近30万元的配套设施和设备,村集体依然没钱。在单位发动职工捐款的同时,朱文武又以个人贷款的形式,筹集了15.3万元支援药材基地建设,让产业发展再跨过一道坎。 从2018年春开始,朱文武就在7个自然屯培训了21名贫困户做种植示范户。让大家利用龙胆草一年育苗期的空闲园子地,先种中药材防风,感受中药材从种到收的全过程,积累经验。 2018年6月,朱文武租了辆大客车,组织全村种植户和党员去签约收购方的药材基地参观,并把《党员要争当致富带头人》的党课带到大客车上。通过让村民看到种植药材农民的小康生活,激发他们种植的热情。 朱文武每天把村里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的事拍成照片和视频,发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让大家把这项事业看清楚,不是骗人的,是真抓实干。”朱文武说:“刷屏朋友圈,就是制作一个音像版的扶贫日志。” 2019年春,建档立卡贫困户孙玉山的儿媳妇王凤娟代公婆在园子地栽种了0.7亩龙胆草。经过一年的旱涝考验,今春把龙胆草挖出来一看,药材很壮实。眼见收获可期,王凤娟决定今年再扩种4亩地。这4亩地预计明年秋天可成材出售,按基地给的保底价,会有六七万元的纯利润。 2020年5月,村民刘树清不“淡定”了,一直怀疑龙胆草带不来多大效益的他,特意跑到种植户高彬家的园子里挖出一棵药材,拿到手里一看,龙胆草的根系足有3寸多长。于是,刘树清主动找到扶贫工作队,一下子签了13亩的种植合同,下决心要把晚种一年的损失夺回来。 为培养积极性,种植基地免费为贫困户提供一定数量的龙胆草苗。目前,恭头一村81户贫困户中,有55户与基地签了种植合同,总面积超过400亩。没签约的贫困户,由扶贫工作队在基地为其代种相应数量的龙胆草,收入将归贫困户所有。朱文武介绍,药材种植产业将为恭头一村乃至附近村屯带来10年的持续致富希望。 目前,村里成立了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头一村”药材产品注册商标也已正式申报待批。扶贫工作队制定的 “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项目、人有一技之长”目标,正通过特色药材产业变成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