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 湖北省将推动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做强全省高质量发展“火车头”。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记者 鄂璠 “打造武汉城市圈升级版,提高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等一体化水平”“用好100亿县域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100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债券”“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从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各项工作部署中,不难看出湖北省让城市、县域、乡村共同发展的决心。 “7.5%左右的经济增速,与去年相比,作了适当调整,但并不意味着降低工作要求,也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综合判断,今年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既是决胜年,也是攻坚年。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做好打硬仗准备,以最大努力争取更好结果。”2020年1月12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实现“7.5%左右的经济增速”的目标。 为实现目标,这一年,湖北省将重点从九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目标标准,精准施策、全力以赴,坚决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道关口。二是夯实稳增长基础。稳增长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稳字当头,落实“六稳”部署,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三是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四是依靠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聚焦办事创业痛点堵点,向更高标看齐,向最难处动刀,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五是打造创新发展强大引擎。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有力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加快把湖北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胜势。六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紧盯全面小康目标,坚决补上“三农”领域短板,切实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七是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聚焦“一芯两带三区”,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八是提升湖北文化魅力。坚定文化自信,聚力文旅融合,彰显荆楚文化特色,加快建设文旅强省。九是做深做细做实民生工作。把老百姓的“急愁盼”问题当大事做、往实处做、尽全力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各项工作部署中,不难看出湖北省让城市、县域、乡村共同发展的决心。 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承载能力 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以城市群为龙头和单元的竞争态势将成为主流。2018年11月1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 明确指出,“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为中心,引领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去年的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到,要“提升武汉城市圈和其他城市群功能”“探索长江中游城市群、汉江生态经济带、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大别山振兴发展等区域合作新路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则强调“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承载能力”,并指明了具体路径:发挥武汉超大城市优势,推动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做强全省高质量发展“火车头”。支持襄阳、宜昌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鼓励其他城市各展所长,形成更多亮点板块。打造武汉城市圈升级版,提高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等一体化水平。支持武汉、黄石、孝感、鄂州、黄冈共建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推动襄十随城市群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核心增长极、宜荆荆城市群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点。 在湖北省政协委员、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龙传华看来,湖北省城市群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区域分工合作不明显,他建议要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资源的整合汇集,实现生产要素有序流动与优势互补,不断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承载能力,将城市间的产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在体制机制上实现一体化发展。他举例说,“武汉天河机场、鄂州顺丰机场地理位置相邻,在空管、检疫等体制机制方面可以有机结合,以降低发展成本,打造‘一条龙’的优质物流服务。武汉要发挥中心城市和产业之‘芯’的优势,在金融、物流、信息和高端制造业等方面形成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打造武汉城市圈升级版。” 湖北省人大代表、黄石市副市长李丽也对“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承载能力”颇有感触。黄石是老工业城市,近些年来一直努力走转型之路,提出了“五城建设”发展思路,即打造创新活力之城、先进制造之城、现代港口城市、山水宜居之城、历史文化名城。“除了苦练内功,黄石还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寻找自身定位。”李丽介绍道,黄石提出打造“两大区域性中心”,一是交通物流中心,坚持全域临空临港发展,以水港、空港为核心,推动“四港联动”,着力把黄石打造成为湖北对外开放桥头堡、长江中游综合交通物流枢纽;二是消费服务中心,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打造鄂东商贸中心、文旅中心、会展中心、教育医疗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