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黑暗和罪恶,是追寻光明、守护良知的一种高级形式。乌国庆的一生,做的就是这件事,无论在任时还是退休后,从未停止。直到6月24日凌晨6时49分,他那双长久用来发现和震慑犯罪行为,却对人民饱含深情的眼睛,永远地闭上了。 乌国庆,公安部首席特邀刑侦专家,共和国培养的第一批优秀侦探之一。社会的安定、人民的幸福,荣誉的勋章、后辈的追随,见证了他一生为民不懈努力的价值。 “我们任何一个发现、任何一处探索,都是对生者的交代、对死者的告慰。”他生前在《破案笔记》中这样写道。 50余年,办案千起,无一错案 2004年,重庆一起爆炸案现场,老侦探乌国庆突然奔跑上前,阻止一名正准备拉电闸的民警。随着他的叫停戛然而止的,是一起可能发生的灾难事故。 现场民警回忆:“乌老不准大家开电闸,自带电源勘查,使用切割机切割卷帘门。后来我们在勘查中发现,电闸连接着炸药,炸药的威力足以摧毁整栋楼。乌老救了我们,救了所有人。” 乌国庆从事刑侦工作已有50余年,在公安部退休之后仍然坚持工作。孜孜不倦的钻研和积累之下,他在现场勘查、调查取证、案情分析、侦查方向等方面具有高深的造诣。20世纪80年代的“二王”案、“三张”案,90年代的武汉长江大桥公共汽车爆炸案,2000年以后的大连“5·7”空难……这些在当时引起社会巨大轰动的特大疑难复杂案件的侦破,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令人惊叹的是——乌国庆从未失手。 在侦查技术、信息技术较为落后的年代,勘查案件、探索案情中的疑点,几乎全部依靠侦查人员的肉眼。侦察者的观察力、判断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成为了侦破案件的关键。 1995年,昆明百货大楼爆炸案,乌国庆凭借勘查过程中发现的一把锤子,为案件指明了方向;在侦破辽宁某苹果产区发生的持枪杀人银行抢劫案,乌国庆靠现场的脚印和嫌疑人丢在现场的一个咬过一口的苹果,确立了“嫌疑人应是外地人”的结论,加速了侦查进度。 公安部刑侦局调研员程伟说:“乌国庆老师的观察力、判断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没有因为技术的革新而过时,相反,人本身的优秀品质,人对事情本质的判断,计算机难以取代。” 2007年,山东发生一起灭门惨案。案发地在农村,摄像监控设备覆盖不到。没有监控视频,没有目击者,勘查民警的侦查工作陷入僵局。接到任务的乌国庆来到复勘现场,很快通过一包扔在地上的咸菜,确定了调查方向,最终找到了凶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