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交流现场会召开前夕,由《小康》杂志编撰、红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景宁样本》在景宁发布。 求是杂志社原社长高明光在发布会致辞中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体现在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还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景宁样本》的出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幅多彩的卷轴上贡献了一笔明亮的色彩,意味着景宁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成果得以向全国分享和交流,为全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提供了鲜活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学习案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今,我们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入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此时解码景宁如何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民族自治县的县域实践,既有重大的普遍意义,也有深刻的特殊内涵。 景宁是备受关爱的幸福地区,2002年以来,历任浙江省委省政府、丽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接续把景宁作为工作联系点,分别于2008年、2012年、2018年牵头出台三轮支持景宁加快发展政策。2022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以景宁为样本,量身定制扶持政策,专门出台了《支持景宁县走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实施方案》。2024年,“特色之路”迈入了第三个年头,畲乡景宁也迎来了自治县成立40周年的特殊日子。“特色之路”走得怎么样?过程中曾遇到哪些瓶颈?找到了怎样的破解之策?带着一系列问题,《小康》杂志对景宁畲族自治县委书记翁志鸿进行了专访,解码景宁的发展密码。 图:景宁畲族自治县委书记翁志鸿(左)与《小康》杂志社副社长赖惠能交流 普遍又特殊的景宁样本 “您如何给景宁画像?”这是我们的第一个问题。 “普遍又特殊!”翁志鸿说了这样一组关键词。 为什么是“普遍”?细看中国地图,你会发现,120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旗)与边远地区、革命老区、山区等高度重合,景宁也不例外。景宁畲族自治县位于浙西南丽水市,县域面积1939平方公里,“九山半水半分田”。光是海拔千米以上山峰,景宁就有779座。作为浙江省山区26县之一,景宁具有山区县区位受限、起步较晚、家底较薄、短板较多的共性特征,地区生产总值一直被戏称为“省尾”,即全省的尾巴。“所以解码景宁如何解决好发展的典型性问题,对于推动山区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普遍意义。”翁志鸿说。 图:景宁千峡湖畔生态美(李肃人/摄) 为什么又“特殊”呢?畲族自治县全国只有一个,民族自治县华东地区也只有景宁。景宁地处的丽水是浙西南革命老区,所在的浙江省被赋予了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 “浙江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省域实践先行地,景宁作为全省唯一的民族自治县,是浙江展示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重要窗口’。这就要求我们要在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道路上先行探索实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奋力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以景宁的成效和经验为全国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提供示范样板。”翁志鸿说。 这条“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是怎样的一条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把景宁作为县级调研的第一站,于2002年、2005年两次深入景宁调研指导,指示景宁“生态的优势不能丢” “畲乡的特色要把它充分展示出来”“要结合欠发达地区的实际,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并于2006年、2009年、2014年分别对景宁作出“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上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的前列”“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等重要批示和殷切勉励。 这条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就是遵循这样一个理念:牢记嘱托,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发展之路。 “走好这条路的关键是要破除山区难在山上、困在路上、弱在散上的共性问题,通过聚集重塑新动能,走出共富特色路。”翁志鸿解释说,由散到聚的过程中有三个发力点:一是以人口集聚推动空间重塑,走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特色之路,大力实施“小县大城”战略;二是以要素集成推动产业重塑,集中资源要素打造一批高能级产业集聚发展平台,培育一批带动群众持续增收的富民产业;三是以资源集约推动供给重塑,破解山区公共服务成本高、配置不优、效率低的问题,不断增强景宁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由散到聚的解题方法 由散到聚,景宁给出的解题方案其实就是山区新型城镇化、生态产业现代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路径探索。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以人口集聚推动空间重塑上,景宁确定了三个80%的目标:即县城集聚80%以上的县域常住人口、80%以上的生态产业和80%以上的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质量。实现三个80%的目标,一靠不断迭代“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全县常住人口只有11.06万的景宁,40年来,累计4.17万畲乡百姓搬出了高山远山,以人口聚起来推动资源配置优起来、县域经济活起来;二靠加速补上交通短板,2022年顺利通车的景文高速打开了景宁通江达海的“大门”。2023年,景宁县城常住人口占县域比重从69%提升至74%,增幅全市第一。 产业发展同样在由散到聚。“景宁的产业发展之难,一难在基础薄弱,二难在结构不优,三难在既要补短板,又要促转型。”翁志鸿介绍说,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叮嘱景宁要通过做好“土特产”,不贪大求洋,守好生态品牌,走好共富特色路,这是产业发展的方向要求。景宁做深做透“土特产”文章,立足乡土资源,发挥地域特色,形成产业集聚,发展一批符合景宁实际的生态产业,工业走生态工业发展道路,农业确定精品农业的价值取向,旅游业主攻风情文旅,打响惠明茶、风情旅游、竹木加工、畲医药等“土特产”全产业链,定位明确,扬长补短。 图:景宁民族创业园内的竹木加工企业正在生产出口海外的幼儿木玩教具产品(陈炜/摄) 农业发展上,以项目引领推动精品农业提质。招引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类项目20个,推进了惠明禅茶文化产业园、“中国畲药谷”两个十亿级项目,年产3000吨惠明茶产业项目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出台《惠明茶产业振兴行动专项激励政策》,成功解决“惠明”系列商标国有化问题,成立国有运营公司,理顺了惠明茶产业发展体制,全年产值达6.74亿元,同比增长27%。“景宁600”品牌持续打响,新建提升高山果蔬、中药材等生态基地7200亩,成功举办“景宁600”农副产品进省行政中心系列营销活动,入驻抖音东方甄选直播间,品牌销售额突破7.3亿元。与中林集团、盒马鲜生等产业龙头达成战略合作,与“明康汇”合作打造产供销一体共富新平台。 工业发展上,以平台“二次创业”推动生态工业跃升。为了加快补短,景宁一手抓项目招引,一手抓营商环境优化。2022年以来,招引实体大项目25个,总投资172亿元,其中制造业大项目19个,包括单体投资10亿元的沪特精密机械装备、与丽水经济开发区共同引进的富乐半导体百亿级项目。如今,景宁规上企业数量从两年前的37家增加至61家。 文旅产业发展上,以标志性项目带动畲乡特色文旅出圈。2023年,景宁获评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全域旅游接待171万人次,同比增长28%。“那云温泉度假村悬崖上的天空之城”获评全国民宿领域最高奖项黑松露奖,成为全国最佳潮流酒店,带动全县限上住宿业增幅连续8个季度全市第一。 图:景宁那云度假村悬崖上的天空之城 2023年,景宁地区生产总值102.82亿元,增长6.0%,历史性突破百亿元关口。综合实力、财力的提升意味着更好的公共服务供给。2023年底,景宁被列入全省山区公共服务一体化三个试点县之一,同样要做“集聚重塑”的文章,破解公共服务布局“低小散”的突出问题。以试点为契机,景宁率全省之先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探索突破。“小县优教”出新出彩。小规模学校优化调整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生均成本大幅下降、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全县98%的中小学生在县城就读,教育基础生态监测全省第一,教育公众满意度全省第三;“小县优医”样板初探。迭代“固定+流动”的“1+4+N+X”山区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探索完善山区“家庭签约医生”“智慧巡诊车”等流动服务,实现巡诊车“就医检查、取药报销、远程会诊、慢病随访”等功能集成,县域就诊率提升至91%以上;“小县优养”模式创新。主动承接养老服务“爱心卡”省级试点,乡镇(街道)康养联合体实现全覆盖。 图:畲寨成景区 萌娃享假期(李肃人/摄) “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我们‘特色之路’走得好不好。”翁志鸿说,发展好不好,百姓说了算,“我们一直坚持用政府‘紧日子’换取老百姓‘好日子’,一般性支出压减6.5%,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三分之二以上。全力以赴打造一批可观可感可触、具有景宁辨识度的公共服务一体化标志性成果,努力为山区县提供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精神内核 今年是景宁“特色之路”的第三年,如何在这项县域发展的牵引性工程中打造出更多特色彰显、示范引领的标志性成果?景宁的答案是:关键在人、关键在队伍。 “我们当时做《景宁样本》的时候给景宁的标签就是绿色与内生导向型,强调的就是激发主观能动性去调动政府、市场、社会形成发展合力。”《小康》杂志社副社长赖惠能交流说,景宁对于帮扶有非常清醒的认识,知道等靠要是没有出路的,县域发展还是要靠干部敢干、企业敢闯、百姓敢首创,景宁之所以能实现高水平的全面小康靠的就是景宁人“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同样需要这样的精神内核。 自2017年5月起,景宁就全面开展“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创新实干“大赶考”,通过年初制定“大赶考”目标,年末总结晾晒成绩,激发全县干部的内生动力。这是一种目标引领、闭环管理的方法,只有科学设置既不“虚无缥缈”,又可以“跳起来摘到桃子”的目标,才能动员组织广大成员发挥最大效能,朝着既定目标奋进,实现群体目标,保障各部门所承担职能能够真正落实到位,相应的制度和政策能够真正执行到位。近七年来,这个“实干奋进、赛马争先”比拼的机制随着时代发展的新需求不断迭代深化。“五星推荐法”就是个新做法。 “比如抽调在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专班的工作人员,因为表现优秀,在职级晋升中多获得了‘颗星’推荐。”翁志鸿用一个具体案例来解释,为破解激励导向不够鲜明、业绩量化不够清晰、职级能上不能下等共性问题,景宁推出了“五星推荐法”。第一轮比选以工龄分、职务职级分、倾斜分和惩处分等客观事实为依据,制定职级晋升量化计分规则,精准量化设分,按照实际拟晋升人数上浮一定比例确定初选人员名单。为重点识别“做了多少、贡献大小、成效如何”的“劳苦”和“功高”对象,第二轮比选围绕个人所获荣誉、单位上年综合考核、抽调重点专班、量化计分排名等7种情形比拼业绩,业绩与赋“星”数量成正比,赋“星”越多推荐程度越高。有激励也有鞭笞。为打破“到点就升”的传统思维,景宁县还建立了职级晋升“负面清单”。 党员干部是中国国家治理的一维特殊而重要的治理主体。如何动员干部担当作为,提升治理能力,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更是一个全国各地尤其是民族地区普遍面临的新时代难题。 好的机制激发了景宁干部打攻坚战、啃硬骨头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总投资92亿元的景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等历史上体量最大、难度最高的征迁项目在一年里实现了完成率100%。不只是项目攻坚,对标《支持景宁县走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实施方案》,景宁制定了20个三年行动子方案,形成79项重点举措、56个重点项目、64项标志性成果“三张清单”,实行“十五天一周期”工作推进法,每半月领导小组例会、每月县委常委会会议、每两月专题会议持续跟进,解决难点堵点问题。 2024年浙江省“新春第一会”就强调以“大人才观”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即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人是现代化进程中最有决定性、创造性的力量和最活跃的要素。景宁这条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的落脚点同样在“人”,以人为本,精准发力。翁志鸿向我们描述了这样的鲜活画面: 鸬鹚乡云顶飞鸡“共富工坊”、毛垟乡大藓身手“共富工坊”、鹤溪街道巧手畲娘“共富工坊”等独具畲乡特色的“共富工坊”吸纳就业、带动创业9600余人,人均增收1.2万余元。 2023年,景宁积极打造“1+3+X”人力资源服务模式,即1个综合型人力资源市场,3个零工市场,“X”个社区服务中心共建零工驿站,实现用工需求服务对象地域全覆盖,新提供就业岗位9210个,新增就业2912人。 锚定“山区和民族地区人才集聚高地”这一目标,与阿里巴巴共建数字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现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技术能手等4个“破零”,国家级技能大赛6人获奖,数量全市最多。 越是山区越要打开山门走出去,景宁在外以小水电、小超市、小宾馆为主的“三小经济”从业人员有6.7万人,年营业额达650亿元,成为极具景宁特色的“地瓜经济”。如今,景宁正在探索“畲乡经理”回乡投资兴业的路径和平台。 体验包粽子、煮红蛋、斗红蛋等传统端午习俗,感受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新疆孩子跳畲舞,景宁孩子跳新疆舞,各民族学生共舞“美丽中国”……2023年6月,新疆新和丽水小学与景宁实验一小的学生、老师通过“云上”相聚,同上一堂课,共度端午。鲜活的方式,让民族团结一家亲的“金种子”厚植青少年心间。 …… 图:景宁畲族自治县毛垟乡妇联干部徐晶晶(左三)在苔藓文化园为当地村民传授苔藓画制作技术(李肃人/摄) 成就源于奋斗,力量源于团结。40年,景宁从贫困落后的山区县迈向一座独具特色的幸福城,地区生产总值为1984年的27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61倍、189倍,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44万元,在增进民族团结、促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改善民生上走在全国120个自治县(旗)前列。 40年来,勤劳智慧勇敢的畲乡人民劈波斩浪、勇毅前行,绘就了景宁精彩蝶变的画卷。“未来总是在继往开来中创造,事业总是在接续奋斗中成就!”采访即将结束时,翁志鸿说,“我们一定会心怀感恩知奋进,对标对表抓落实,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靠奋斗出彩,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景宁实践新篇章!” 文|周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