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惠敏 崔成:以县域为基础推动共同富裕

2024-01-08 14:27:32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田惠敏 崔成 责任编辑:王一 字号:T|T

  【作者简介】田惠敏,男,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国家开发银行规划研究院;崔成,男,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新时期县域建设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由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组委会组织专家撰写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24》(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今年上半年出版。此文是报告第三章的部分内容。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供职单位意见。

  县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点,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定。推进共同富裕既要做到全国一盘棋加强顶层设计,也要调动地方基层的积极性,根据各地的发展水平差异化推进共同富裕,其中县域对促进共同富裕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实现共同富裕要打破以往只关注农村或者只关注城市的倾向,应从县域整体发展和城乡统筹的角度来思考。

  一、县域,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点

  共同富裕应是以县域人民高质量民生福祉为重要目标,以县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为路径,以人民群众心理感受与文化认同为重点的富裕类型。共同富裕的达成要打破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县域的整体发展则成为打破这个结构的关键节点。作为实现共同富裕关键点的县域经济发展,除了考虑县域整体发展之外,跨区联动,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利用数字经济,调动人的积极性等因素,也是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需要考虑的方面。同时,还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大胆探索实践,把增长和经济收益尽可能留在当地,实现滚动发展。

  二、关注五大问题,破解发展之困

  推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和难点在县域。当前,县域主要存在跨区联动机制不畅通、产业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才瓶颈”突出等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五点政策建议。

  完善跨区域联动机制,一体推进共同富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性制度安排,是促进东、中、西部实现县域共同发展的有益探索。要完善东西部县域结对帮扶关系,拓展帮扶领域,健全帮扶机制,优化帮扶方式,加强县域间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县域间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夯实共同富裕根基。一是拓宽县域富民产业发展思路。支持大中城市疏解产业向县域有序转移,并向县域延伸配套服务能力,推进城市大中企业同县域小微企业融通发展。培育以城带乡、产业融合带动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鼓励县域产业创新供给,更好地引导激发城乡新型消费需求。二是强化县域产业发展节点功能。加快构建“龙头+配套”融通发展的集群组织体系。通过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协同、大中小企业紧密协作、产业资源整合优化,形成更高水平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引导县域产业向县城特别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集聚发展,引导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三是培育县域产业竞争优势。引导县域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培育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推动形成县域产业“一乡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格局。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向县域梯度转移,支持大中城市在周边县域布局关联产业和配套企业。鼓励县域市场主体加强细分市场、特色市场、小众市场开发,培育在县域发展更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四是完善县域产业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加强风险防范,协同增强县域产业应对环境变化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强对县域产业发展的负面清单管理,引导城市企业、外来资本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形成互惠共赢关系。推动农业关联产业在县域内适度优先发展,增强县域产业本土根植性和抗风险能力。

  推动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牢公共富裕基础。一是提升县域地区特别是县城的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县域公共产品(水、电、气、通信、互联网等)的供给质量,提高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二是大力发展县域高等教育和县域职业教育,创新县域地区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合作模式。三是增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快发展远程医疗,加大对县域卫生服务的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引导医院资源下基层,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县域普及,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和养老服务机制。四是强化公共服务供给的普惠性和精准性。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逐步让城乡居民享有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

  以数字技术赋能,激活县域共同富裕新动能。一是完善县域数字基础设施。县域应根据地方发展特征有序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县域内整体布局数据中心、5G基站、光纤铺设等项目,并与相关数字企业合作建立数字产业园,推进县域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智能化改造。二是推动县域生产和生活数字化。县域地区要充分运用现代数字技术来改造和重构区域内的工业和农业,加快生产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步伐。此外,县域还要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抓手,充分发挥数字信息技术的基础性作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数字化应用工程,推动县域居民生活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释放数字红利,使居民生活更智能、更便捷、更舒适。三是推进县域治理数字化。县域应充分发挥数据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县域治理体系中的作用,用数字化来改造和重构完善当前治理体系。将数字技术和治理实践相结合,建立相对完善的数字化治理体系,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治理基础,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

  招才引智,筑牢县域共同富裕人才基石。

  一是县域应注重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应当考虑不同地区实际,对人才引进政策条件予以适当放宽和倾斜,落实落户人才在户籍流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建立全面、动态、开放的人才引进机制,构建多层次、多方位人才引进体系,打破地域、编制、身份等限制,完善人才绿卡、人才公寓等政策。

  二是加大力度招引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领域紧缺性人才,破解县域就业、就学、就医等难题。落实教育、医疗、住房等配套服务,营造好的营商环境、创业环境、人居环境等。

  三是通过鼓励人才返乡创业,搭建返乡创业绿色通道,提供一条龙创业指导和服务,加强财政资金、金融服务支持政策,为返乡就业、创业人员提供更多支持,鼓励返乡人员充分发挥就业创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助力县域地区人民增收致富。

  四是加强县域实用人才培养,搭建人才培育平台,鼓励相关院校、企业、科研院所与当地合作,组建科研基地、联合实验室、大学生实践基地等,借智聚力推进产学研一体,支持科研院所和农业科技人员采取技术承包、入股、转让等形式开展合作经营,助推产业成果转化。

  五是聚才引智,引进“候鸟”人才,助力县域经济发展。鼓励县域用人单位采用候鸟专家、双休人才等柔性引才方式,以顾问指导等形式吸引专家团队来县域发挥关键作用。还可通过专家线上远程指导,如线上会诊一对一指导,邀请农业专家通过在线调研和培训平台对春耕的可能影响、指导农户进行春耕生产等。

微信图片_20240108141459.jpg

相关推荐


科学强国 绿色发展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