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何大齐携新作讲述老北京四季风情

2024-03-11 15:06:44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王广燕 责任编辑:田小介 字号:T|T

  北京晚报讯(记者王广燕)“二月二,龙抬头,因为这是万物复苏的日子……”3月9日正值周末,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运河书屋里读者如织,八旬书画家何大齐携新作《我们的日子》,将四季流转中的老北京日常生活与观众娓娓道来。

  1940年生于北京的何大齐从小在胡同长大,亲身经历了上世纪的老北京,见证了不同时代的独特生活方式。在当天的讲座中,他用平实不失风趣的话语,向观众们讲述了老北京胡同里的生活。在场的几十位观众几乎都是“80后”,还有不少小朋友聚精会神地听讲。

  “过去人们居家过日子,用的陶瓷器皿难免磕碰裂碎,那时百姓的生活很贫穷,不愿意花很多钱买新的,于是锔锅锔碗的行业便应运而生。锔锅锔碗最主要的家当就是金刚钻,它坚硬无比,用来在瓷器上钻眼儿才不费力,也就有了俗语‘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儿’。”何大齐说道,这也是为什么年纪大的人看到年轻人有东西旧了一点或稍微破损一点就扔掉,会觉得很可惜。

  何大齐还讲起了孩子们都喜欢的兔儿爷。它们有的穿着金盔金甲,有的背插纸旗,像英勇的武士,在民间艺术家的创作下从玉兔变成了拟人化的形象。“这其中寄托了人们对吉祥如意幸福生活的向往。老北京的生活一去不返,但温故而知新,回忆过去是为了观照当下,展望未来。生活中的真善美是不被时间所淘洗的,这也是我创作这本书的初衷。”

  据悉,《我们的日子》不仅以文字的方式将上世纪老北京的生活记录下来,还绘成一幅幅水墨风情画。该书以一年四季时光为顺序,从二月二吃春饼开始,谈到面茶、豆汁儿、豌豆黄等老北京的食品,涉及修脚、擦皮鞋、锔锅锔碗等老北京的行当,回溯租小人书、接生、放话匣子、摇煤球等消失了的记忆,谈到清明扫墓、立夏称体重、中秋拜月等节庆习俗,全书在第二年的二月二龙抬头结束。

  “运河书屋可谓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读者不仅可以在这里阅读、体验雕版印刷等传统技艺,还可以聆听众多名家的讲座。”正阳书局创办人崔勇介绍,自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馆以来,运河书屋围绕北京历史文化主题已举办十多场公益文化讲座,累计千人参与。“后续我们计划持续邀请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以书为媒,讲述北京故事。”


相关推荐


科学强国 绿色发展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