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想着,我下半辈子只做这件事情了。” 曾经供职于知名广告公司,如今却专注于挖掘、采访和记录民间手艺人的故事。对于罗易成而言,是中国民间传统手艺,让他人生的航道陡然发生变化,且义无反顾地继续往前。 当2023年临近尾声,继《中国守艺人一百零八匠:传统手工艺人的诗意与乡愁》和《求同存艺:两岸手艺人的匠心对话》出版后,罗易成推出了“中国守艺人”系列第三本书——《黄河图:黄河流域手艺人和他们的家乡》(以下简称《黄河图》)。 《黄河图》的创作历时5年:罗易成从黄河源头扎陵湖出发,一路东行至位于山东东营的黄河入海口,走访了黄河流域的27位手艺人,记录他们的生活和早已融于生活的手艺。 走过这条漫漫寻访路,罗易成遇见过怎样的人生? 《黄河图》一书所展现的民间手艺,有对应求子的淮阳泥泥狗,有孩子出生时用到的布老虎、红灯笼、炕头石狮等,有孩子成长时玩到的风筝和面塑,有结婚时需要的土族盘绣、彩印花布,有过寿时讲究的面塑寿桃和堆花,还有人们对往生后的家中先人表达缅怀思念的寒燕和墓室壁画等。 这些黄河流域传统手艺,又以一种奇特的逻辑构成了《黄河图》全书章节:“求子”“诞生”“成长”“成家”……直至“往生”。 罗易成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感慨,他发现每一个手艺背后,都是人和人的关系。“没有一个手艺只是为了做一个独立作品而存在。” 罗易成在实地探访民间手艺时,就敏感地看到了与黄河齐头并进的另一条河,那便是人的一生——从生命最初的期待,到诞生、成长、立业、延年,最终又回归尘土。因此,这些对应人生不同节点的手艺,串起一条炎黄子孙几千年来形成的情感脉络。 “手艺为我们呈现的是,在人生这条长河中,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隆重对待。” 罗易成曾在刚下完雪的青海省互助县,见到了青海土族盘绣的传承人、年近60岁的席玉秀。 在席玉秀的家乡有一个传统:女孩子从小跟着妈妈或其他女性长辈学习刺绣,并准备新娘服。席玉秀给罗易成展示了自己当年的新娘服,看起来崭新如昨,让罗易成很难想象眼前这位已经当了奶奶的女子,在40年前曾穿着它迎来自己人生中的重要时刻。 罗易成说,土族盘绣有着悠久历史。据考古发现,在青海都兰发掘出的公元4世纪的土族先祖吐谷浑墓葬中,就有类似盘绣的刺绣品。土族盘绣作为今天青海省互助县土族民间传统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黑色纯棉布作底料,再选不同面料贴在底料上面,根据需要绣成不同的图案。盘绣采用丝线绣,有红、黄、绿、蓝、桂红、紫、白七色绣线,绣时一般七色俱全,配色协调,鲜艳夺目。 “在土族盘绣做成的新娘服上可以看到他们表现内容的包罗万象,心灵手巧的手艺人善于组织配色和图案,将不同内容排列出和谐、新颖、热烈,又充满秩序感的视觉效果。同时,他们巧妙地展示自己的文化审美特点,比如太极阴阳图到了土族盘绣上变成了彩色的,万字纹也被装饰得五彩缤纷。”罗易成说。 通过交流,罗易成得知,席玉秀的新娘服凝聚了自己和妈妈、婶婶、姐姐、表姐这么多人的手艺和心血——她16岁那年,刚开始指导自己绣新娘服的妈妈就去世了。在亲人们的帮助下,她花了4年时间完成土族盘绣新娘服,于20岁那年出嫁。 席玉秀亲手制作了自己和女儿的新娘服。因为儿媳是藏族人,不会土族的刺绣手艺,因此席玉秀又为儿媳制作了出嫁的服装。 类似流淌着岁月印记与家庭悲欢的故事,贯穿于《黄河图》27位手艺人的讲述。 罗易成提到,有些手艺还富有独特的民间想象力,比如“谐音梗”。“上党堆花中有一幅祝寿题材的作品,画面是一只猫在抬头看蝴蝶。一开始我还在琢磨是什么意思,反应过来才知道猫蝶谐音‘耄耋’。我在南方的剪纸作品中也发现类似题材的作品,所以它也不只是一个地域上的谐音梗,它是全国通用的谐音梗。” 写第一本书时,罗易成就对“手艺”一词作出自己的定义——“一个国家的诗意与乡愁”。“诗意与乡愁是传统手艺的两个要素。我们这一代人,出生成长的地方与人都是自己熟悉的,饮食是自己熟悉的口味,就会对这个地方有一种精神依赖,就是所谓的乡愁。”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延续着中国厚重的传统文化发展至今;民间手艺作为活体,同样承载着中华文明千百年来的文明成果。正是在沿着黄河流域一路探访的时光里,罗易成逐渐感受到,黄河既是地理概念,更是人生的线索。“黄河有一个个渡口,比如西口古渡,风陵渡等。对人生来讲,我们有一个个码头,每个码头都有一件事情,比如出生、成长、结婚等。” 罗易成说,既然人生有不同的码头,那么他这艘探索之船即将靠岸的时候,会放上来一个个与之匹配的手艺。在不同的人生节点,一个物件代表着一个人。当读者看到这些手艺时,能因此看见其背后交织着的人际关系和家庭情感。 除了珍惜和传承,还要有创新。 罗易成希望帮助这些民间手艺人打造传统手艺的新消费场景。“今天的人们依然像过去一样经历属于自己的人生长河,我们同样需要在这些人生节点上用一种情感的仪式来隆重对待,这样,传统手艺保留下来的造型、图案、纹样,以及被人们赋予的美好寓意依然可以应用到今天人们表达情感的场景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1月21日 12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