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基调的巨石布景、色彩斑斓的灯光与上方悬挂的剑林,构成一方写意舞台,穿着中式宽袍大袖的哈姆雷特唱起摇滚乐,而他的父亲丹麦王克劳狄斯则与王后跳起探戈……由导演徐俊联袂众多重量级艺术家创作的中文原创音乐剧《哈姆雷特》,在上海文化广场热演十场。此前汉藏双语版话剧《哈姆雷特》也刚刚落幕。 更有意思的是,韦伯音乐剧代表《剧院魅影》的中文版和上海芭蕾舞团出品的舞剧《歌剧魅影》,同期“撞题”上演——两大经典IP的多种舞台呈现形式,引发业内人士、专家学者高度关注;而在微博、小红书等网络平台,剧迷们也对经典题材的舞台再创作纷纷发表不同看法,有人喜欢纯正的演绎,有人则更乐于看到对经典的标新立异。 “两部《哈姆雷特》、两部《剧院魅影》在沪集中上演,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演艺市场爆发后的一种‘必然’,这样的‘撞车’现象背后是观众对经典所怀揣的崇敬和热爱,也恰恰证明了海纳百川的上海有着深厚而宽广的文化底蕴,和永不停歇的创新精神。”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表示。 沪上音乐学家陶辛则认为,经典所具有的“超越性”,能够引发不同时代舞台作品编创者和观众的共鸣,而这次四部大戏“撞题”亮相所激荡起的话题,也唤起更多创作者对未来经典焕新的期待——“面对经典,创作者不妨胆子大一些”,融入更多与当下有关的个性化改编,注入自己对戏剧意涵的深入理解。 经典的魅力,通过每个新版本恒久流传 亚洲演艺之都上海的舞台,从来不会缺少经典作品的盛装上演。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近期四部与经典相关的舞台作品在沪亮相是奇妙的巧合,也是这座城市的舞台工作者与观众热爱经典、拥抱经典的具象体现。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线下国际舞台作品缺席已久,不少观众对海外风格作品的回归十分渴望,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上芭版芭蕾舞剧《歌剧魅影》的同题创排与热演,某种程度上回馈了国内观众对海外风格经典作品的热切观演需求。 “经典的魅力是永恒的,经典作品所揭示的思想,可以成为世世代代人类永恒的精神财富。”毛时安认为,《哈姆雷特》《剧院魅影》能唤起演艺工作者不断上演的兴趣,在于这两部经典所具有的不因时间流转而褪色的思想内涵。比如《哈姆雷特》借助丹麦王子复仇的故事,展现了人性深处的复杂,而在全球经历新冠肆虐后的当下,这部作品的思想也能观照出人类生存深处的状态——有面对生存和死亡抉择的犹豫、艰难和痛苦,也有时代浪潮中那些逆行者的英雄无畏。同样,置身音乐剧经典之列的《剧院魅影》,也展现了人类情感的丰富性。比如女主角克里斯汀给魅影的那一吻,就掺杂着感激、怜悯、博爱等复杂情感。而魅影最终选择放手让自己消失在茫茫黑夜里,让观众感受到超越一己私欲的大爱力量。 如果说经典里承载着诸多思辨性的母题,那么每一个全新版本都致力于通过不同的舞台表现形式,或从专业角度推动行业发展,或带给观众新鲜的甚至“颠覆”性的观演感受。比如正在上海大剧院演出的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观众席里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因为唱词翻译成了中文版,所以更容易被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所接受。汉化经典的意义一方面在于追平国际音乐剧产业的工业革命进程;另一方面正如主演阿云嘎所说,相比原配,中文译本难度至少增加30%,“但还是要努力去克服困难,因为中文演唱可以拉近更多人与这部音乐剧的距离”。耳熟能详的经典段落能否率先进入“听中文音乐剧不再需要看字幕”的新阶段,也是这一版本承载的重要任务。 不同于复刻西方经典的音乐剧,原创芭蕾舞剧《歌剧魅影》集结国际创作团队的野心,在于用“海派芭蕾”讲述舞蹈演员视角的老牌传奇。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认为,芭蕾的国际化程度很高,无论创作、演出都要有国际视野。这些年,她的目光聚焦在经典文学的改编——用“海派芭蕾”去表现世界性大IP,最容易和不同观众实现沟通,“与其斥资购买一个现成的古典芭蕾版本,不如创造自己的上芭版、中国版”。上芭版《简·爱》《哈姆雷特》《茶花女》和这一次的《歌剧魅影》都是这一理念下的产物。 “上海芭蕾舞团携手众多世界级大师打造的《歌剧魅影》,充分考虑了芭蕾舞剧的观赏性,让当代观众在经典题材中与古典芭蕾不期而遇。”文艺评论家方家骏告诉记者。前英国国家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德里克的编导手法有着英伦范的纯正,剧中的古典芭蕾大双人舞、三人舞等段落,展现了舞者们深厚的芭蕾功底和精湛的演技。上海乃至中国芭蕾舞界最优秀的男演员之一——吴虎生,在这部舞剧中打破了英俊王子的舞台形象。“最大的挑战来自对人物性格的把握。”舞出魅影对整个舞团的掌控力,舞出面对克里斯汀时的自卑、敏感、脆弱与爱意,就像吴虎生所说,这些巨大的性格反差要通过足尖的舞步、对内心的刻画以及节奏力度的变化演绎出来,不断地去感染观众。“丑陋、阴暗,内心充满恐惧的魅影,怎么变成了一个善良的人,这是他(吴虎生)的表演需要去突破的地方。”辛丽丽表示。下半场化妆舞会一幕中,吴虎生以一袭红衣造型从舞台深处缓缓走来,张扬肆意的假面背后是孤独与痛楚,暴虐可怖却又深情到绝望,他成功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舞台人物形象。 面对经典的再创作,我们能更勇敢一些吗 同样是在这个月,话剧与音乐剧两个版本的《哈姆雷特》“撞题”,撞出了完全不同风貌和审美追求的两部佳作。作为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展演剧目,本月初在上戏实验剧院热演的汉藏双语版《哈姆雷特》,由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带领上戏藏族班22个藏族学生,完成了质朴、野性、纯真的学院派表演,同时体现了鲜明的现代意识。而徐俊版音乐剧《哈姆雷特》,则通过具有当代气息的音乐、舞美等,以更为年轻人所接受的表达形式,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经典、亲近经典。 经典之所以永恒,在于有着无数供后来人进行全新阐述的创作空间。就以“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例,莎翁自己的原话也注定了这部剧作将会在后世生发出各种各样的版本。陶辛认为该剧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这是莎翁剧作中最迷人的一部,也是最让人迷惑的一部”。而在原作诞生400多年后的上海舞台,原创中文音乐剧《哈姆雷特》能够问世,在多位学者看来是“很有志气的一件事”。 作曲家金培达在创作中融入了大量流行、摇滚等音乐元素,不少段落“音响炸裂”,对不少听着流行乐长大的年轻观众来说,仿佛置身于演唱会现场。剧中扮演丹麦王克劳狄斯的音乐剧演员郑棋元,从表演到演唱都融入了东方式的表达,情感爆发有力、咬字充满韵味,看得出这个中国音乐剧舞台“中坚力量”十分注重从传统戏曲表演体系中获得养分。而造型大师张叔平此次为《哈姆雷特》打造的服装,从色彩、面料、材质到造型,都敢于打破限制,对不同文化元素进行大胆“混搭”:比如丹麦王的造型看上去是西方宫廷风,但哈姆雷特又是一身麻制成的宽袍大袖,虚化了地域感、身份感的服装是否养眼,对观众和专业人士来说见仁见智,但主创不拘一格的艺术理念,以及一支民营院团勇于突破的原创精神,应当被更多人看见。 对于经典的再创作,我们能够再勇敢一些、再有创造力一些吗? 在不少评论家看来,答案是肯定的。 有学者认为,最新这版音乐剧《哈姆雷特》在舞台形式上有所突破,但是在故事的讲述上还是基本忠于莎翁原著的。“如果未来有创作者再基于《哈姆雷特》进行改编,我期待看到主创在戏剧意涵上,能够注入更多当下的、个性化的阐释。”这是陶辛对未来的期许。 “其实早在二三十年前,经典作品的当代化舞台表达,已在国际上形成潮流。像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天鹅湖》《睡美人》等经典IP,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多极具观赏性又充满创造力的版本。”方家骏认为,国内的演艺工作者不要拘泥于原汁原味复刻或者演绎经典,还可以努力挥洒自己的创意,跟上世界舞台的潮流。“业界应当给中国艺术家施展才华和创意的空间,观众也不妨对新生舞台作品的态度宽容一些,允许作品不断成长。”(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