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柴如瑾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建涛 “翻译《李清照全集》帮我疏解了写博士论文的压力,赋予我无穷的精神力量。”2023世界中文大会期间,北马其顿科学与艺术学院汉学知识中心教席学者、青年汉学家冯海城讲述了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不解之缘。从小就对世界不同文化和语言感兴趣的冯海城动情地说:“中华文明的魅力将我带入了中文世界。” 从中学开始,借助英译本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译本,冯海城接触到了《论语》《老子》《庄子》,以及鲁迅的小说、老舍的戏剧等中国经典作品。“绵延5000多年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吸引了我。为了更好地感受中华文化,我决定开启中文学习之旅。”对他而言,学习中文“语音最难,其次是语法,汉字最容易”。他感到,如果能理解每个字的结构和用法,掌握其组合规律,学习汉字便不再困难。 2006年,冯海城来到中国,先后在华中师范大学取得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取得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位,一步步成长为杰出的青年汉学家。此外,他还出版了20余部中文外译作品,发表了多篇汉学研究论文。 冯海城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早就在书本和网络上广泛了解过中国,但是当真正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时,他明显感受到当代中国蓬勃昂扬的精神面貌。“人们都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新事物的渴望,这种特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 2012年,冯海城出版的第一部中国古典文献译本——马其顿语版《老子道德经》面世,并荣获当年“格里戈尔·普利切夫奖(Grigor Prlicev)”文学翻译最佳奖。在研究及翻译中国古典文献的过程中,冯海城发现,自己之所以走上翻译家的道路,是因为最开始对中国的哲学作品感兴趣。“但后来慢慢发现,我更热爱翻译诗歌、研究诗艺。”他说。 “如果人们想进入中华文化,首先就要读诗歌。”在冯海城眼中,“中国诗歌能够给读者提供极大的审美乐趣。”他的翻译工作也专注于中国古典诗词,出版了马其顿语译本的《古代中国诗歌选》《李清照词全集》《苏轼诗词选》等。 “20世纪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诗意风格,就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现在,冯海城以自己的方式推动着中国古典文学的海外传播,促进当代中西方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有最美的语言和最真的情感,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崇高地位。冯海城以《荷马史诗》为例和《诗经》对比,认为《诗经》的内容范围更广阔、类型更丰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比《荷马史诗》对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更深远。由冯海城翻译的《诗经》塞尔维亚语译本出版后,塞尔维亚语国家的读者首次有机会阅读这部世界文学巨著的完整版。 谈及《诗经》的当代意义,冯海城认为,读者在《诗经》里可以看到自己生活中的美、欢乐、忧虑等。他以《诗经·君子偕老》举例:“‘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即便在21世纪,这种对女子之美的描述也让人啧啧称赞,完全适用于当代人对美的感知和表达。”冯海城说。 冯海城的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语言文字学家王宁如是评价他:“这些年,他已经将《诗经》翻译成塞尔维亚语,将《论语》《尚书》等翻译成马其顿语。作为一位来华留学生,他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成为优秀的文化交流使者。”2013年起,冯海城还与人合作,将七类共八部马其顿文现代文学作品译成中文,首次将马其顿文文学作品引入中国。 “中国有句古话:‘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天下万物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这是客观存在的。而中文,会成为世界文明所需要的‘天下大同’与‘人间大爱’的容器。”冯海城坚信,中文的发展有利于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化解冲突,凝聚共识。 《光明日报》(2023年12月12日 0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