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1日,《中国青年报》创刊后的第二期,刊登了一则题为《请作家、批评家们指导青年读书》的报道。报道说,北京市青年服务部图书馆向青年推荐小说《新儿女英雄传》,组织了中学、大学和部队、机关的500多名青年阅读、讨论过这本书。“广大的青年群众都在如饥似渴地读书,但是缺乏人指导,需要人帮助”,由此呼吁文艺工作者更多地关心、帮助青年,主动参加指导青年们的读书工作。 指导青年读书,是服务青年成长的重要内容,是《中国青年报》从创刊之始就明确提出的自我要求和发出的社会呼吁。70多年来,阅读贯穿青年生活,不仅仅是《中国青年报》作为一家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更成为中国青年报文化的灵魂所在。 70多年来,为全民阅读“修路搭桥” 1962年3月17日,《中国青年报》在“作家与读者”专栏中刊登了一篇报道,是著名作家柳青回复《创业史》读者的两封信。 柳青曾参与《中国青年报》的创办工作,并在1951年任《中国青年报》文艺副刊副主编,培养了一批青年作者。1952年,他从北京回到陕西,担任长安县县委副书记,没多久又辞去职务,定居长安县皇甫村,潜心创作《创业史》,一待就是14年。 翻看已经泛黄的旧报纸,柳青的复信在字里行间十分亲切,毫无“大作家”的架子。他将读者的名字列在最前,“广西南宁市第五中学丁润南同志、北京张自忠路一号步黎同志、河南洛阳师专曹天昭同志……”从柳青认认真真梳理的几十个名字中可以看出,读者来自各行各业。这些60多年前的青年读了《创业史》第一部后,对书中一些细节提出意见,并且热烈期待第二部的诞生。 从读者与作家坦诚而热烈的互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老作家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以及青年勤于思考、敢于思考的朝气。全民阅读的可能性,是在作者和读者的双向奔赴中实现的。书山若有路,《中国青年报》愿做其中一条,为沟通双方修路搭桥、开辟通途。 70多年来,《中国青年报》无论专刊专栏还是深度报道,贯穿青年文化的方方面面,“阅读”如春雨润物,延绵不绝,无声、有力。 2018年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中国青年作家报》创办,以“点燃青年创作激情,提高青年文学素养,坚定青年文化自信”为办报宗旨,进一步推动青年创作者与著名作家互动成长平台和传播平台的建设。 今天的《中国青年报》阅读版,更是最直接的“阅读阵地”,以敏锐的姿态、独特的视角、深度的思考,关注年轻人的阅读需求,保持与青年的密切联系,深入对作家的文化理解。 大写的“书”陈列在广阔大地上 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 读有形的书,也要读无形的书。《中国青年报》在2020年9月1日刊登了一篇长文《王阳明的六堂人生课》,时值开学日,王阳明的人生课穿越500年时光而来。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但他和我们一样,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苦有乐、有彷徨有挫折的普通人。他知行合一致良知,最终成就一番立德、立功、立言的大事业。 王阳明的故事就是一本鲜活的“书”,对于新时代青少年有很多教育启迪意义。写古人的人生,是为了今人的成长。同时,我们也相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多大写的“书”陈列在广阔大地上,展卷待“读”。 在深度报道《耕读传家:中华宰相村的家族密码》中,我们抵达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据记载,裴氏在历史上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正史立传与载列者有600余人、七品以上官员3000余人。在这个村庄,我们读懂“耕读”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生生不息的物质与精神密码。 书院是古人读书的地方。国学版开设“中国书院”专栏,特派记者深入现实与历史,走访古代书院今何在,重拾绵延1000多年的书院文化。岳麓书院的千年弦歌不绝,白鹿洞书院的起落沉浮,石鼓书院的爱莲少年……书院仍在那里,文脉不绝。 也许,阅读的意义也在于此:读作者的书,我们能改变的是自己;读回溯历史的书,我们要理解的是从何处来、到哪里去的漫漫征程;读反思现实的书,我们会更有开创新的现实的智慧与勇气。 阅读与时代同频共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中华民族在生存发展进程中的伟大创造。文章合为时而著,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道路上,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阅读都是最直观的载体。 著名作家刘心武至今念念不忘,1962年,不到20岁的他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赏梅迎春》一文。他不认识报社任何人,自发投稿,被编辑一眼选中,发在副刊头条。著名作家梁晓声曾多次接受本报专访,他说,作家永远写的是“他者”,于是也就成了时代的书记员。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生动体现了所处时代的榜样与信仰。1960年2月28日头版头条刊发的长篇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演绎了中国 大地上的互助友爱精神;2018年3月26日刊发的90后记者的深度报道《“探界者”钟扬》,展现了科研工作者的忘我奉献精神。一代又一代的榜样,从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工作者笔下,来到更多的读者面前。他们身上的精神特质与时代文化的契合点,也在这一刻得到定格。 今年1月,柳青的佚作《在旷野里》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这部未完成也从未发表的作品写于1953年,那年,柳青37岁,正是一个作家的青年时期。他对新中国就像他在小说开头写的那列火车上的乘客一样,无比热爱、满怀信心。 今天的我们,和柳青一样,不改初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4月23日 05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