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吴丽蓉 孕育这件事,表面看起来明明是一个加法。多加一个身份,多加一个人,多加一份责任,甚至多加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添丁在我们的生育文化里本是好事。大概就是刻在骨子里的对这类生育文化的认同,令人们在过去甚至当前大部分的时刻,包括女性本身都可能忽略“生育”其实是一个自带阴影的事件——忽略因怀孕而纷至沓来的“丧失感”如同张牙舞爪的怪物摄心夺魄,令我们一边内心焦虑泛滥,一边无从表达。 比如说,丧失的时间。“亲代投资理论”的提出者在构建其理论时,首先就考量了生育事件里的“时间成本”。女性身体里的卵子一个月成熟一个,一旦卵子受精,这位女性就要再付出 9 个月进行孕育;一旦孩子出生,将会改变一位母亲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分配。女性因为这样的生物学特质而在两性关系里成为被追求者。那么,女性在生育事件里投入的时间就是“应该的”吗?这世界本没有“应该”二字。女性的时间价值具有“隐形”的价值特征,更值得被“看见”。越被“看见”,越赋予她做母亲的自信。 在近期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看见自己 成为母亲:围产期心理支持工具书》一书提到,在成为一位母亲之前,在获得一个身份之前,在进入一段旅程之前,在经历一次丧失之前,提前了解我们所要经历的事,是对自己最温和的关照。当一切顺其自然在我们准备好的时候发生,对于一个热爱生命、热爱孩子的女性而言,自然就会是一次幸福而又必要的“丧失”。在不计其数的“丧失”背后,建构了我们成为“妈妈”的旅途。 本书作者谢菲是一位孕产科普作家,专注围产期心理健康干预和科普传播工作。这是一本专门陪伴女性成长为母亲的心理支持书,从备孕、怀孕、分娩到产后的关键阶段,全面展示女性重大且重要的心理冲突,并推动妇科、产科、儿科、心理咨询等相关专业工作者,改变其对分娩的态度、方法和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