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徐新星 2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阐释工程重大项目成果——《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报告:走向全面繁荣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甄占民出席会议并做主旨发布。 据介绍,《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报告》是国内首部全面展示新时代我国文化理论和实践发展成就的研究成果,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报告指出,文化产业的产品最终主要用于消费,而文化消费行为同时也可能是文化内容创作和产品生产的起点。文化产业的闭合环形结构使产业的变化能够更直接地反映到消费环节,而消费的升级也可以反过来快速影响到产业的所有链条。新时代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增长和结构性调整带动文化消费的创新升级,对我国消费潜力的释放作出重要贡献,并深刻影响了国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升级。 报告指出,新时代以来,随着消费水平的逐步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也在加快步伐。从需求侧来说,新生代消费者的消费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新奇、时尚、有探索性的商品;就供给侧而言,企业不断地通过品牌、模式、产品创新应对新的消费趋势。文化及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文化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有力地推动了直播电商、即时零售、个性化生产、柔性化定制等消费新模式的孵化,促进了体验经济、夜间经济等消费新场景的逐步成熟,为生活服务消费的数字化转型作出突出贡献。 报告指出,文化消费创新成为提升民众获得感的关键环节。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型文化消费成为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的重要举措。第一,从消费需求看,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直接同一性决定了文化消费创新本身即服务于受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提升的需求;第二,从消费场景看,文化消费创新将不同的文化消费资源和要素重新组合起来,促进了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的发展,比如云旅游、云演出等,为消费者提供前所未有的文化产品服务和消费体验;第三,从消费形式看,文化消费创新依托于数字技术的发展,能够打破地域、时间和经济的限制,将线上消费场景和线下消费体验有机融合,扩大了文化消费的参与人群,提升了文化消费服务的均等化水平。 报告认为,我国文化产业正在加速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充分重视文化科技及数字文化产业对我国文化发展带来的全方位变革性影响,加快数字文化产业和数字文化科技发展,打造数字文化生态,建设面向数字文化时代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