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吴丽蓉 我们会时常困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生活中的不同侧面,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自我?我到底有没有行动的自由?对于这些问题,发生于19世纪中叶直至20世纪80年代结束的存在主义哲学运动,给出了许多精彩的答案。 一听到“哲学”这个词,总会让人感到抽象。然而,在“高冷”的哲学世界里,“存在主义”是和每个人的生活最切身相关的,是一种有温度的哲学。作为一场哲学运动,存在主义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在20世纪20年代正式兴起,到了80年代逐渐落下帷幕。海德格尔、萨特和加缪是最有代表性的三位存在主义哲学家。这种哲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个人具体的生存体验当作哲学讨论的中心问题,“存在主义”也可以被理解成“生存主义”。 北京大学出版社近期出版的《我们共同的存在主义哲学课 》,选取了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胡塞尔、尼采、萨特、加缪、波伏瓦、雅斯贝尔斯、伽达默尔、阿伦特、陀思妥耶夫斯基、梅洛·庞蒂这12位最有代表性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总结了他们既深刻、又有温度,也十分值得玩味的哲学洞见,并试图通过他们的思考来帮助读者更好地思考自身的人生境遇和人生选择。 在“加餐”部分,还有对存在主义艺术、神学、心理学、电影、戏剧等问题的生动阐发。本书以刘玮教授与得到合作的“存在主义哲学20讲”课程讲稿为底本,并加入了每一讲之后的课程精选留言,讲述者与听众对存在主义哲学的共同思考,成就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存在主义哲学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