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葫芦庐葫芦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掌握葫芦制作工艺最多的人”和“世界上收藏葫芦最多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授予“国际民间艺术家”,同时也是中国民协葫芦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天津民协副主席、葫芦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代表技艺——工艺葫芦 葫芦,一年生藤本植物,又称"瓠"、"匏"、"壶"、"甘瓠"、"壶卢"、"蒲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在我国,葫芦作为水器要早于陶和青铜,颜回"箪食瓢饮"用的就是它。直到塑料制品普及前,家家都还有一两个半剖开的葫芦瓢,应付日常舀水洒扫,几乎不用怎么加工。唐代韦肇为此曾专作《瓢赋》赞曰:"器为用兮则多,体自然兮能几?" 近俗好吉语,葫芦因谐音"福禄"而成为案头雅玩、年节佳赏。但养秋虫、盘手捻的玩葫芦传统,是唯独京城附近才有。买不起贵重的葫芦器,那就在自家四合院里挂几个野葫芦也好。至于所用葫芦的种植和制作,则一向集中在天津一带,颇有以善制葫芦出名的手艺人。 津派葫芦——葫芦庐 葫芦庐葫芦制作工艺起源于清光绪年间,创始人是赵锡荣,第二代传人赵广玺,第三代传人赵学义、第四代传人赵伟挖掘整理前人葫芦制作工艺,从葫芦种植到葫芦加工完整收集了传统葫芦制作技法,现在所有葫芦工艺技法葫芦庐都有专门的文字和图片、视频资料,并制作成电子版归档保管。 不同于“泥人张”“风筝魏”这些将姓氏作为结尾的世家称号,“葫芦庐”中的“庐”字并不是说这做葫芦的世家姓“庐”,而是意为“房子”。“葫芦庐”的意思,就是制作葫芦的房子。在葫芦庐中,自赵锡荣开始,赵家四代传人口口相传,将自家制作葫芦的工艺传承至今,未曾间断。2013年,葫芦庐制作技艺被列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葫芦制作技艺(天津葫芦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而赵伟是“葫芦庐”的第四代传人。 子承父业,自幼表现出极强的艺术天赋 赵伟师承父亲赵学义,文玩葫芦不仅是老圃分内事,它与中国书法、绘画、金石、雕刻一脉相承。作为葫芦世家传人,赵伟的童子功是从绘画开始,素描、国画都有涉猎。幼年专心打好基础,并非上来就钻研葫芦。赵伟说,手艺人的根基是审美格调,不论烙画、押花、雕刻,还是制模、范葫芦,没有大量的练习和持续的熏陶,是不可能完成有质量的作品的。直到如今已知天命,赵伟床头仍然摆着与中国传统纹饰相关的图册,随时准备"充电"。 和任何幼年学艺的人一样,赵伟也有过逆反的时候:小朋友都出去玩了,自己写完作业还要学画画。不过这个过程很快过去,赵伟开始潜心钻研。现如今,赵伟收藏葫芦工艺品2万多件,已拥有掌握葫芦制作工艺最多、葫芦专利最多和葫芦收藏最多的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在赵伟总结整理下,“葫芦庐”范制葫芦工艺、烙画葫芦工艺、雕刻葫芦工艺、押花葫芦工艺、漆绘葫芦工艺都有了专门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 为失传的范制葫芦延续香火 他不仅重拾失传多年的“范制葫芦”制作技艺并大胆创新,还用塑料模具代替传统的陶土、石膏模具,大大提高了葫芦的成品率。他义务向青年人传授葫芦制作工艺,还即将在今年年底开办一家免费的葫芦博物馆,让葫芦文化在大众中间生根。用葫芦制成的茶叶罐、鼻烟壶、花瓶等,打破了人们对葫芦的认识。方形、菱形、扁圆形、多棱形,甚至还有核桃、玉米的造型,这些“千奇百怪”的葫芦造型竟然都是“自然天成”的。 赵伟介绍,“范制葫芦”的过程很复杂,从前期种植到后期加工、制作需要经过36道工序。其中制作模子的技艺尤为重要。范制葫芦首先要把阳模雕刻好,然后反成阴模。模子被“葫芦庐”的艺人称为“桩子”,为了达到花纹或者艺术效果,“木头桩子”上需放置雕塑泥完成造型,然后将“木头桩子”做成“蜡模”,再将“蜡模”做成“硅胶模”,最后做成“石膏模”套在生长的葫芦上。赵伟说:“因为木头容易受潮变形,没办法直接做成石膏模。整个制作模具的过程,正反来回倒腾,技术要求极高。” 每年九十月份,就是开模验葫芦的时候,赵伟笑称“这跟赌石没什么两样”。他说:“营养不良的葫芦缩在模子一角,营养过剩的葫芦涨裂了模子,也不能成型。”因此,种出一个花纹清晰、棱角分明的葫芦非常难,整个过程中水肥如何调节、生长进度如何,全凭种植人的经验。 葫芦收获晾制后,还有不少二次加工的技法,镂空雕刻、表面绘画,还有以烙铁烫烤花纹的烙画葫芦。作为“葫芦庐”第四代传人,赵伟出身葫芦世家,从小在父亲指导下,一直从事葫芦种植加工工艺研究,他把国内葫芦品种由过去的10余种发展到现有的60余种,并独创了56种制作工艺,其中葫芦西式摆件,西式挂件,葫芦灯,葫芦表,葫芦饰品,葫芦器皿等1000余个产品为国内首创,并撰写了关于葫芦方面的资料60余万字,拍摄葫芦照片万余张。他掌握着从葫芦制作到加工的全部工艺,其中“烙葫芦”的工具还拥有九项国家专利。 天工开物,神乎其技 除了最难的范制葫芦以外,还有勒扎葫芦、结扣葫芦,都是在成长过程中人为的通过绑线或扭曲来达到造型的目的。王世襄先生注释勒扎葫芦曰:"君子不器,物以不器乃成材。"赞赏它牺牲了实用性但突出了美感。结扣葫芦则是要在长把瓢葫芦尚软的时候,用纱布绑吊、拉扯,使之慢慢弯曲盘绕,直到自身打成结并收紧。不仅自身成结,生长距离相近的葫芦也有成对互相打结的,乃至一组结扣葫芦达到六个、八个。一切要趁葫芦鲜嫩质软的时候进行,但太过急于求成,又可能导致葫芦开裂,欲速则不达。那也是件需要人呆在葫芦田里耗时间、与自然之力合作的慢功夫。 即便是种出了好葫芦,也不一定就能制成。收获之后,还需要打皮、需要晾晒。阴皮、长霉、皱缩等等危险都埋伏在前路,随时有可能毁掉一把葫芦。至于到了加工的部分,更有许多错手失误的可能性。最终能有一个品相好的葫芦,说是"万里挑一"都太乐观。 开设博物馆,以传承为己任 赵伟曾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12所大学搞产学研联合体,并拥有葫芦种植、加工、制作专利技术与知识产权30余项,葫芦非遗文创产品已被外交部选为国礼,被天津市选为天津礼物,被北京市选为长城礼物,被张家口市选为张家口礼物。 除此之外,赵伟还出版了国内第一本葫芦制作技艺专著《葫芦工艺宝典》,并曾经与业内大名鼎鼎的王世襄先生一起撰写过《葫芦品鉴与收藏》。他的作品常常作为国礼被葡萄牙、意大利、法国、南非、俄罗斯、英国、留尼旺、香港、澳门等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名人收藏。 近年来,赵伟的“葫芦庐”不但开设了中国葫芦博物馆、葫芦庐艺术馆、葫芦主题公园、世界葫芦种子库、葫芦新品研发实验室、葫芦文创产品开发工作室、智慧农业葫芦种植试验区、世界葫芦种植欣赏区、范制葫芦私人定制区、葫芦文化体验区等。真正做到了集乡村振兴、生态文明、非遗传承、创意产业、智慧农业、精准扶贫于一体,不但为保护和传承葫芦文化搭建了平台,同时也让非遗真正地融入到了当代社会,成为当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伟老师作品展示: 【非遗人物志】系列专题, 旨在挖掘文化传承背后的精彩故事, 记录非遗人一生的坚守与光荣, 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本专题由《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联合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