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技艺,一代代守望者心手相传 一个传统,刻印着古老的文化记忆 守望文化遗产,传承中华血脉 《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联合推出【匠人说】系列, 立足于优秀传统手工艺文化, 多方位、全角度探知各类非遗项目, 挖掘文化传承背后的精彩故事, 记录非遗人一生的坚守与光荣, 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葫芦烙画传承人/李玉良 李玉良,男,1950年生于天津市,现为天津民俗协会理事,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天津市葫芦工艺学会会员,天津市葫芦专业委员会会员,天津市南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市级)。 烙画 烙画又称火笔画,中国传统艺术珍品,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 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不施任何颜料以烙为主套彩为辅的表现手法,在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勾画烘烫作画,巧妙自然地把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技术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 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保持了传统的绘画民族风格。使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李玉良,自幼跟随大哥李玉华(画家)学习中国画,196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受过专业烫画培训,并拜木板烫画第二代传承人为师,专攻人物肖像,并获得师傅真传,47年来一枝铁笔耕耘不断,先后在木板上、葫芦上、宣纸上、竹子上、牛皮上等多种材料上烫制,其中作品以公众人物为主。 最难的是学习烫画的初期,李玉良初学时先用铅笔画一个底稿,然后用电烙铁轻烫一遍,再一层一层地烫。因为烫画追求独具神韵,对灵感的要求很高,很多画一遍完成后,再也烙不出第二幅。“ 在木板烫画的艺术题材中,描绘人物尤其是以人物肖像写实为主的具有一定的难度,我们通过手中的画笔不仅要塑造出有情感的人物神态,还要把自己的艺术灵魂融入进去,这样才能让整幅画作鲜活起来。”李玉良说道。 创作烫画,看似简单,实际却很复杂,制作出一幅精美的木板烫画作品,需要手艺人数年间的磨炼才能拥有娴熟的技艺,对每个人的精神和意志力都是极大的考验。每天创作木板烫画,是李玉良最快乐的事情,每当完成一件新的作品,他都会流露出欣慰的笑容,因为这些作品之中融入了他的精神与灵魂,是用无数汗水和心血浇灌而成的。 近年来李玉良参赛作品多次获市和全国大赛金奖和银奖、铜奖,在二零一六年义务举办免费烫画学习班,三十六名学员全部毕业,作品多次参加大赛,天津电视台曾播出过。为了传承和保护,现已收了三个徒弟,两个徒弟都是美术专业毕业,另一个徒弟是天津三绝之一后辈。 在从业四十余年间,李玉良老师多次参加天津市及各省市和全国大赛,获金银铜奖无数。为了传承和发扬烫画,还举办了义务学习班,招收了三十多个学员,天津电视台录制节目并播出。 他现为天津市南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板人物烫画第三代传承人、天津市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协会非遗专业委员会理事、国际工艺美术大师、天津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民俗协会理事、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葫芦专业委员会会员、葫芦工艺委员会会员。 一只烙笔,在他的手中便能幻化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无论的中国的写意山水,还是各具特色的人物肖像,都在向人们展示着方寸之间也有大千世界。 获得多少荣誉就会承担多大的责任,在未来的日子里,李玉良将永葆匠心,为中国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属于他的一份力量! 李玉良老师更多作品欣赏: 本栏目由《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联合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