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沦陷前为何工厂没能内迁?当局抱侥幸心理

2016-07-05 08:58:33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朝画西施 字号:T|T

  原因分析

  工厂没内迁有4大原因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遭受了有史以来的浩劫。沦陷前夕,广东军事当局在撤离广州前遵照蒋介石“焦土抗战”政策,将省营工厂、政府机关、重要建筑物、桥梁等相继炸毁或放火焚烧。日军占领广州后,在城内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广州市日本浪人、汉奸四处纵火,广州繁华的商业区变成一片瓦砾场。原有的大小商店都被日军占夺,广州繁华的商业经此浩劫,被彻底摧毁。新式省营、民营工厂也难逃劫运,几乎全部为日军占据或拆迁。

  在华北、华中沦陷前,工厂、学校、文物等曾经历一场中国历史上悲壮的大迁移。如果广州工商业在沦陷前能迁移到后方地区,就可以减少一些损失,而且,广州是在抗战爆发一年多时间后才沦陷的,广州工商业应比天津、上海等地有更充裕的时间迁移到后方,但广州的工厂为何几乎都没有及时迁移?

  广东省档案局副局长黄菊艳解释说:“抗战爆发后,为了避免集中于中国沿海地区的工业毁于战火,国民政府决定将沿海各大城市的工厂迁到大后方。”她说,国民政府对广东工业的安全问题颇为重视,在协助天津、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地区工厂迁入西南的同时,也计划将广东部分工厂迁往广西、云南。

  黄菊艳说,虽然国民政府力主粤省工厂(主要是省营)内迁,并派员赴粤商议迁移办法,但广东局却更多地从眼前利益出发考虑迁移问题,认为:一、如按国民政府的建议将省营工厂迁至西南地区,则省营工厂的所有权必将变更,广东失去一笔丰厚的经济来源。二、省营工厂,盈利丰厚,且由于抗战爆发后,日军封锁沿海各港口,洋货进口减少,内地对国货需求增加,省营工厂产品供不应求,因此,不想因工厂搬迁停产,失去经济收入。三、迁移工作存在种种实际困难。各省营工厂机器笨重,拆迁困难,战争期间交通工具奇缺,迁移费用大。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