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 赵狄娜 要让传统村落继续“健康”地一代代延续,“保护千百年来当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状态”。 供图/受访者 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它们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还寄托着人们浓浓的乡愁。然而,随着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人员与劳动力向城镇大量转移,致使村落的生产生活瓦解,“撤村并点”、力度强大的城镇化导致村落急速消亡。2012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成立了由建筑学、民俗学、规划学、艺术学、遗产学、人类学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评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开始对传统村落开展调查、登记上报。至此,村落文物保存质量、文物安全明显改善,风貌得到更好保护,一系列措施让传统村落逐步重新焕发生机,向世界展示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历史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阮仪三,长期致力于中国古城古镇保护,被誉为“古城保护神”“历史文化名城卫士”“城市文脉的守护者”,获得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保护委员会颁发的2003年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委员会杰出贡献奖等荣誉。他曾提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其实就是探索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应从“整旧如旧”到“整旧如故”,整理、修缮和过去一样,不只是留存表面现象,更要让传统村落继续“健康”地一代代延续,“保护千百年来当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状态”。 如今,已近九旬的阮老,一颗心始终系于传统村落保护之上。在接受《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专访时,他对如何激活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怎样在“老味道”与“新现状”中取得平衡、保护所面临的挑战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了专业的解读。 守望“原汁原味” 《小康》·中国小康网:您曾经提到过:过去30年当中,中国共计损失了120多万个自然村,平均每天消失100个自然村落。在您看来,这样的“消亡”除了是城市化所造成的后果以外,还有哪些其他的因素? 阮仪三:在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中,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自然是起到积极进步的影响,但也带来了盲目破坏甚至销毁传统文化的副作用,破坏了老城市、老建筑,后来还形成了“造假古物”的风气,这是一个很坏的风气,无论怎么造,肯定都不可能是原来的东西。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建筑,其中有一些我们虽然保护起来了,但对它们还有缺少认识、缺少研究的地方,只能暂时观察。比如在保护中如何进一步加固?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修缮?……这些都是未来需要逐步去解决的问题。当然,现在比过去要好得多,近些年传统村落保护的工作一直在持续,人们对其的尊重和认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但仍未实现全面妥善保护,一些村落还在自然消亡和人为破坏中。 《小康》·中国小康网:近些年,让您最为惋惜和比较欣慰的传统村落保护案例分别是什么? 阮仪三:最惋惜的比如位于云南省临沧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乡的翁丁村。 它是中国佤族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村落之一,整个村子位于大山之中,房屋建筑为全木结构茅草房。为了发展旅游,翁丁村的产权都转让掉了,所以发生火灾的时候,大家不像以前那样一起来救火,因为已经不是自己的房产了,也不心疼,甚至“熟视无睹”。有人觉得,烧掉了可以再建起来,但问题是再建就不是原本的村落了,真的非常可惜。木结构房屋的防火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仅老百姓要有防火意识和群体灭火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非常成熟的消防措施,在火刚刚着起来的时候就把它灭掉。像扬州的卢氏大宅也是如此,上个世纪80年代时被一家糖果厂占用,就在大厅里生明火做芝麻糖、炒米糖。木梁、木柱不仅被炉火熏烤坏,还容易引发火灾。但是最终因为没有人重视,卢宅还是失火被烧毁了。虽然现在卢宅已按原样重修了,可严格来说只是个仿制品。 至于比较欣慰的,就是对于江南六镇(周庄、同里、甪直、西塘、乌镇、南浔)的保护。江南水乡古镇各有特点,由于其地理环境的不同、地方习俗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历史文化因循的不同,各个古镇不但产生了自己的特色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而且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市镇风貌景观,如周庄“家家临水而居,户户踏级入水”,乌镇“家家枕河眠,水巷小桥多”,西塘“廊棚相连千米,古韵悠远绵长”……现这些古镇都成为水乡保护的样板,因此,每个古镇都应该找到自己的特色,并且注重原汁原味的修缮。 《小康》·中国小康网:您强调保护和修缮必须“原汁原味”。怎样做才是“原汁原味”? 阮仪三:首先要认识到传统村落的精粹之处,像我国留下来的传统砖木结构的房子,传承了木构营造技艺,保存了非常美妙的形态,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并且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这些历史遗产应该采取完整的、原则性的保护。其次要从就地发展之中,使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中国的传统建筑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融合在一起的,也是一脉相承的,这些加起来正是中国传统精神所在,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被毁掉。“原汁原味”的保护,要秉持我一直讲的“四性五原”的原则: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可持续性,原材料、原工艺、原式样、原结构、原环境。要按照这样的原则去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整个街区或者村镇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分清不同的建筑性质,确定不同的保护对象和保护要求。 重视“人”的力量 《小康》·中国小康网:您一辈子投身传统村落和古城古镇的保护工作,也表示过最大的感触莫过于“人是关键”。在培养保护人才方面,您的具体经验都有哪些? 阮仪三:是的,人是决定性的因素,然后才能有正确的领导、正确的措施跟上。我们刚开始做古城古建筑保护的时候,碰到的最大问题是当地领导干部,甚至包括当地的技术人员,既缺乏对古城古建筑价值的认识,也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要怎样提高人的思想认识呢?我就在同济大学干部培训中心专门设立了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班,把各地相关的领导干部请到同济来。我也不收学费,他们只要出自己的差旅费和生活费就可以了。比如平遥、丽江、江南六镇的领导干部都来过。我不仅上课,还把他们组织起来,由我带队去各地以及到国外参观,他们参观后有很大的感触,回来之后会主动把自己所在地的保护工作做好。我一直认为,不仅要抢救古城古建筑,更要培养文化遗产的保护人员,让队伍越来越壮大,培训班还将继续下去。此外,我还成立了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筹钱帮助乡村做好自己的保护工作。 《小康》·中国小康网:如今国家大力提倡乡村振兴,也有不少年轻人愿意扎根乡村、建设乡村。您认为这些新生力量会对传统村落保护提供哪些支持、产生何种影响? 阮仪三: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不能让老城市、老乡村继续衰败下去,我们非常需要新生力量、新鲜的血液。年轻人通过保护古城、保护传统村落,可以从中得到经济效益、自己得到进步提高,也愿意并且有能力有信心把古老与现代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能够使我们的文化得到拓展,使保护的内涵更加丰富。比如现在我们在做保护的上海新场、朱家角,都加入了很多新的内容,在老基础上进一步把新文化拓展开来,老房子、老街道、老河道甚至老的纪念品,都焕发了勃勃生机。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一大批艺术家进入传统村落,书法、绘画、雕塑、编织以及各种新材料的进入,都让乡村焕然一新。口耳相传之下,别的村落也希望艺术家到他们那里去,一个带一个发展起来。除此之外,很多传统的饮食也在改变,有了新产品、新口味、新特色,因为很多年轻人回到家乡之后,在餐饮上越做越大,很快富起来了,带动了当地餐饮文化的兴盛。 当然,我始终不提倡做“假”的古董。我们要做真实的传统产品。比如在山东枣庄,我们用传统技艺做了“鲁班锁”。它是中国传统木结构的产物,有一种传承的价值,基本上是每天做多少,就会卖空多少。 平衡保护与发展 《小康》·中国小康网: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并逐渐渗透于乡村。在您看来,传统村落的“老味道”与“新发展”之间要怎样维持平衡? 阮仪三:对于传统的东西,我认为更多的是要尊重,在尊重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利用。传统村落中大多是木结构特色的房屋,现代建筑材料多是钢结构,那么涉及到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修缮时,如何把钢与木更好结合?这就要进行非常详细的分析、调查和研究——哪些是特色、一定要原样保留和传承,哪些是可以被淘汰或者更新改造的部分,等等。包括村落中的传统文化也是如此,比如新场饮食中有“老八样”,现在又发展出“新八样”,不仅有特色,摆出来也好看,吃起来也好吃;比如丽江的东巴文化,有独特的象形文字,现在组织了很多类似的培训班,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扬。要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老味道”,才能促进“新发展”。 《小康》·中国小康网:这两年,您针对传统村落保护还有哪些新想法、新举措? 阮仪三:必须认识到,“保护”是要付出代价的。付出代价后,人们会认识到被保护物的价值和特点,保护好了,它还可以回馈于人,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促进城市进一步合理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为了发展而发展、为了致富而致富。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要逐一地总结、提炼,把现代文化合理引入,形成正确的保护观。如同我刚才提到过的“原汁原味”的保护,要秉持“四性五原”原则,在保护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得到很好的教育与效益,这样才能让保护事业持续兴旺。 《小康》·中国小康网:在您看来,传统村落保护目前还存在哪些挑战? 阮仪三: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要提高教育理念、深化认识,让大家明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不要把它简单地看作一个艺术品、纪念品甚至是商品。传统村落有其历史的沿革与发展,有其形成的规律,并且有其独特的一套文化,这些都应该被详细地总结和研究出来、传于后代,让人们知道“根”在哪里。年轻人要心怀敬畏之心,传统村落风水并非“封建迷信”,是一种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保护它,就是保护千百年来的安居乐业,让传统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年轻人更重要的责任,是学会在新的乡村建设中继承传统,又不停滞于传统。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5月下旬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