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霖:茶乡“后浪” 匠心做好茶

2022-12-13 10:12:12 来源:央视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王一 字号:T|T

  央视网消息:青春点亮梦想,匠心传承文化。从今天开始,《晚间新闻》系列报道“青春匠心”将关注那些用精湛手艺留住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他们的年龄多在二十几岁,但已经是各自所在领域的能工巧匠。前不久,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茶香飘世界,叶叶匠人心。今天,我们就到福建武夷山认识一位制茶人,他是90后年轻人,以一片片叶子,征服千万人的味蕾。

  初冬的武夷山,正是武夷岩茶焙火的季节,这是武夷岩茶初制的最后一道工序,在炭与火的交融中茶香慢慢形成并稳定下来。

  制茶师 聂霖:我父亲带我第一次到他的好友的茶厂是07年的时候,我才知道我们一片树叶原来这么神奇,我从那以后我就深深的感觉迷恋上了武夷岩茶的生产加工的技艺。

  93年出生的聂霖是土生土生的武夷山人,16岁那年正式拜师入门武夷岩茶手工制作技艺,传统的手工制茶工艺讲究,有着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十多道工序。

  拿炒青工艺来说,面对温度高达260到280摄氏度的炒锅,茶人们往往要来回翻炒。

  制茶师 聂霖:通过我们的双手去进行反复的炒揉,尤其是刚开始学,一个不注意,手就会贴到我们的锅面,一贴就是一层皮。

  但对茶人们而言,最苦的还不是炒青,是摇青。每一个制茶季,通宵摇青不能停。这也是每一位年轻制茶人迈入这一行业的必修课。

  制茶师  聂霖:摇青有点类似于我们武术里面的扎马步,它是我们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基本功,它是需要以鲜叶与鲜叶之间的碰撞,让茶叶摩擦导致直到花香形成。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安兴:实际上真正做一泡好茶的时候,它不再是做茶,你会更觉得会像是在做一个艺术品。摇青的那种茶叶在筛子上,这种通过我们的技艺的这种摇动,好像插在筛子上跳舞的那种美感。

  经过十几年的打磨,聂霖获得了众多证书和奖杯。2019年,获评“制茶工程师”职称。而作为新生代制茶人,聂霖更善于敏锐地嗅到商机,并将制茶技术加以创新。

  制茶师 聂霖:很多的青年的这种爱茶人士,他们喜欢传统的香和鲜爽度,我们有做了些许的一些改动,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如何能迎向市场,让我们的客户能分享到他们比较喜欢的一杯好茶。

  一方庭院,一片天地,一杯好茶,一段人生。钟灵毓秀的武夷山水赋予了一片树叶新的生命力,而这片神奇树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制茶师 聂霖:在我们百姓生活当中有那么一句话叫宁可三餐无肉,不可一日无茶。整个饮茶的氛围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我们武夷山人的血液当中。

  “礼承人情,茶暖人心”,茶,承载了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待客之道,杜耒在《寒夜》中写到,“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一杯清香的茶里,藏着文化、情感和哲理,回味无穷。 聂霖这一代年轻制茶人,不但要坚守这份传承,还要给传统制茶加入现代化的活力。

  制茶师 聂霖:未来我们茶青年将协同更多青年茶人,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又相互陪伴成长,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如何让武夷山区的一片叶子走向世界?答案就是,需要一双聂霖那样的手。制茶师说,做茶更像是在做一个艺术品,他们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因为用心,才能发现美;因为美,就能吸引着我们在自己的行当里越扎越深。炒茶讲究一个火候,其实凡事都是这样,火候到了,一切都会水到渠成。这也是聂霖的匠心密码。

相关推荐


科学强国 绿色发展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