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悦伦
佛山是这样的一座城市:既不是经济特区、较大城市,也不是省会城市;既不临港澳,也不靠海、不沿边,更没有特殊政策的优惠。虽然有过“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获誉粤剧之乡、武术之乡、“南国陶都”,走出过康有为、黄飞鸿、李小龙,但因为离广州这座南国超级大城市太近,佛山的“古”与佛山的“今”,往往被全国其他地区的民众所忽视,城市的美丽与魅力,完全无意识地成了“灯下黑”。
低调务实、敢为人先,具备浓郁岭南文化气质的佛山,在改革开放30多年里讲述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佛山故事”:2014年,城市综合竞争力全国排名第9位,超过了我国绝大多数省会城市;佛山所辖五个区,全部进入“中国科学发展百强区”,其中顺德、南海更是名列全国第一、第二名;“有家就有佛山制造”,美的、格兰仕、东鹏、坚美,扎根佛山,享誉全球……
近日,佛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悦伦接受《小康》记者专访,就新形势下佛山的经济发展、制造业升级、县域经济、对口帮扶、依法治市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地阐述。以下是专访的主要内容。
谈佛山整体经济:综合竞争力全国排名第9
《小康》:习总书记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佛山市作为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经济总量大,经济结构比较合理,产业升级与转移工作做得比较早,产业门类比较齐全,但近两年来国内整体经济进入调整期,国际经济发展总体表现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佛山如何适应新常态,做好新时期的经济工作?
刘悦伦: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凭借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地缘优势和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抢饮“头啖汤”,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经济总量进入了全国前列。2014年,佛山综合竞争力全国排名第9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佛山经济也呈现出了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新常态的显著特征,而且由于佛山经济社会发展起步早,一些特征在佛山市表现更为突出。我们通过深入学习、准确把握新常态的丰富内涵,认真分析佛山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特征,达成了四个基本认识:既要反对唯GDP导向,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要千方百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又要坚定不移打牢制造业根基;既要反对不切实际的盲目投资,又要加大有效投资和高质量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既要努力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又要促进传统产业就地加快转型升级。通过全市的共同努力,为广东对全国的经济增长、结构调整起支撑作用作出佛山的贡献。
坚持走有佛山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紧抓佛山作为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契机,深入实施“两化融合”战略,推动家电、家具、食品等传统产业就地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力促传统产业“凤凰涅槃”。大力实施“金科产”融合战略,建立完善“政策金融、科技金融、民间金融”三位一体金融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广东金融服务高新区等国家级金融创新平台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快金融创新力度,使金融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动力。实施产业链招商,通过“补链”、“建链”和“强链”,进一步延伸和完善产业价值链,引领佛山优势制造业向设计、研发、营销等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积极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土。
刘悦伦主政佛山的这几年,城建方面启动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各区组团中心区建设提速,展现出全新面貌。图为高明区西江新城体育中心的一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