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初,武汉-南昌双回(路)1000kV线路工程在鄱阳湖环湖段发生白鹤撞线死亡一事以来,各方高度重视。如何对这一线路工程进行紧急预后防治,成为各关注方瞩目的焦点。 4月19日下午,国网江西供电公司在南昌召开“武汉-南昌双回(路)1000kV线路工程(以下简称武南线路工程)护鸟方案研讨会”。武南线路工程的建设管理单位、环评报告的编制单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绿发会)、沈阳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江西省生态学会、南昌师范学院、以及江西省生态环保厅、江西省林业局、南昌市林业局等相关单位参与了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武南线路工程建设方汇报了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武南线路工程是国家能源局批准建设的重点输变电工程,是国家为了完善华中电网的交流联网、以及增加华中电网的外电输入能力和对西北部区的输出能力而建设的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这一工程的全称,是武汉—南昌—长沙特高压交流工程,其中武南线是该工程中先开工建设的一段。2022年9月,武南线路工程开工建设,到2023年5月,该线路工程建设完成,计划将于2024年10月投入输变电运营。 今年的候鸟迁徙季已经基本结束,但进入秋冬后,又将面临新一轮的候鸟迁徙,鄱阳湖作为东亚最大的候鸟越冬地,到时又该如何有效规避鸟撞事件的发生呢? 在研讨沟通环节,中国绿发会研究室结合国家电网自2019年以来一直在实行的“候鸟生命线”项目介绍:在此前“候鸟生命线”所负责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发生的鸟线关系来看,一共是7种,包括鸟类筑巢、粪便污闪、撞线、电击、压线、叼啄和其他,所涉及的野生鸟类总共约近30种,但单就发生撞线的频率和程度,均不及武南线环鄱阳湖线路段今年已发生的情况。中国绿发会研究室称,“候鸟生命线”项目在实施以来,得到国网和各地方公司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目前已经在防治鸟类筑巢和鸟粪污闪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希望后期能加强武南线鸟撞线路段的实地调研与研究,填补这一防治研究的空白。 沈阳理工大学生态环境研究室周海翔老师则回顾了今年春天武南线鸟撞所跟踪的白鹤飞行路线,表明其在鄱阳湖越冬期间,每天都在穿行于湖区的夜宿地和白天的水稻田之间,一旦遇上连日阴雨和雨雾天气,发生撞线的概率非常大。1000kV上空的地线,因为距离地面有近百米高,人眼几乎无法看清,对于空中飞行的鸟,遇上糟糕天气也是如此。“此前的线性工程环评,对湖区重要迁徙候鸟的研究,明显不足”,周老师希望对武南线路工程已紧急采取的预后工程,事后要进行防治效果评估,以准确衡量防治措施的功效。 据了解,目前武南线路工程存在鸟撞风险的环鄱阳湖线路段,纵线共长20多公里,成新农场附近发生白鹤撞线的地点,地处该线路工程的航空净空区之外。今年3月份发生白鹤撞线事件后,江西省电力公司当即安排已经撤场的施工单位紧急返场,重新登塔作业,紧急安装了彩色防撞旗帜,作为临时防鸟撞措施。此外,在该线路隐患段地处航空净空区的71基电力铁塔上,已安装了航空警示灯、以及在地线上安装了直径60cm、红白相间的航空警示球,以减少鸟类误撞。 文 | g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