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高平、王潇,光明日报通讯员撖桃采访整理 进入春季,随着气温回暖,出现大风、雷雨、沙尘等极端天气的概率上升,安全生产风险增加。我们每天都要早早出动,全力以赴做好森林草原的防火。守护好这片来之不易的锁边林是使命,更是职责所在。我们一家三代人和所有护林人接力了70年,见证着沙漠变绿洲的奇迹。 我是我们家第三代治沙人。小时候,我对家乡最深的感受就是几乎见不到绿,到处都是一望无际、茫茫无垠的大沙漠。每年入春以后,大风挟带着沙粒,不仅刮走了沃土、种子和幼苗,更摧毁了植物的枝叶,甚至折断了树木。 我的爷爷,早年跟随内蒙古治沙技术人员勘测队来到杭锦旗。当时,他负责给勘测队拉骆驼,勘测队到杭锦旗任务就结束了,但他并没有离开,而是选择连人带驼队留在了什拉召治沙站,成为什拉召治沙站最早的一批工作人员。 第一代治沙人在艰苦条件中摸索前行。我爷爷他们用骆驼去杭锦旗伊和乌素苗圃基地拉树苗进行种植。本来三天的路程,有时候一走就得四五天。虽然治沙非常艰苦,我父亲18岁时,还是毅然选择了继续这项事业,加入什拉召治沙站,成为第二代治沙人。种树的同时还要做好管护工作,因为刚刚种下的树苗最脆弱,没有人管护,随时都有被牲畜吃掉的风险。记忆里,我们一直跟随父亲住在树苗旁的茅草屋里。 在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下,我18岁那年接过父亲手中的铁锹,加入什拉召治沙站参与防沙治沙,一下子感到肩上有了沉重的担子。我和同事们一遍遍地巡护,在一年里全方位巡逻不低于8至9次,在充分了解熟悉了森林和沙漠环境后,我把治沙的接力棒握紧了。 接下来,我们要寻求更好的发展。作为新生代治沙人,我们要坚持“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更新防沙治沙的方法,在保护好生态屏障的同时,科学利用好生态资源。我们带领单位职工在办公楼周围沙地上种植了50多种、30余亩果树林,经过8年的试验,实现了果树的成功种植。到了收获季节,这里不仅林木翠绿,还有果实缀满枝头。成功栽种后,我们将种植技术推广给周边的农牧民,获得群众的肯定。 目前,黄河沿线,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已经形成,有力遏制了沙漠扩展。通过不断努力,生活在沙区的人们,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这些治理成果,把“绿色接力”一代代跑下去,守护好这片绿。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02日 0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