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12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推动空气质量改善举措。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介绍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有关情况。 刘炳江表示,刚刚印发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是继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8年《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之后,第三个国家层面出台的大气治理行动计划。 按照要求,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下一步,将通过九项重点工作任务、三十六项重点举措,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继续大力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结构优化调整,特别是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将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由“重点”推向“全面”。强化联防联控,完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新增10个城市,使长三角地区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两大重点区域连成一片,整体解决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将调整 在12月11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刘炳江介绍,在国务院印发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中,基于空气质量状况和污染传输影响,此次优化调整了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 2013年在制定“大气十条”时,将空气污染较重、问题较多、区域内传输影响较为突出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共47个城市,划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2018年在出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时,将重点区域调整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共80个城市。 这次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调整要多一些,由原来“2+26”城市调整为“2+36”城市,主要由80个城市调到了82个城市。 大气污染治理带动GDP增长5万亿元 12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介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全国直接、间接拉动投资大约4万亿元,带动GDP增长5万亿元,环境治理促进了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 刘炳江:因为改善空气质量,让我们国家自主开发的很多新技术、新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环保装备制造、综合技术服务、锅炉改造、新能源汽车等绿色节能环保行业的发展。目前全国已累计4亿多吨粗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超低排放改造,企业直接投资2000多亿元,这是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刘炳江介绍,目前,北京、天津、河北“两市一省”完成了1500万户农村居民清洁取暖改造,建设并改造电网、天然气管网设施改造拉动了2000多亿元投资,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协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