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浙江温州乐清市光荣上榜。此外,温州瓯海区、平阳县、苍南县日前也被列入第七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单。 近年来,温州全方位、矩阵式发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创建根基不断夯实。2017年至今,全市累计建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4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11个。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的助推下,温州市还先后获评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开启生态整治,全域构建绿色空间 多年前,温州的“母亲河”温瑞塘河成黑臭河,一直是温州人心里的痛。再加上电镀、制革、制鞋等高污染粗放式手工作坊密集分布,温州全域的生态环境空间被急剧挤压,因此,温州开启了跨越十余年的生态整治,成为该市绿色空间矩阵构建的基石。 一方面,自然空间生态建设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从算“子孙账”到破题城市发展“新价值”,温州全域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另一方面,工业空间是生态环境破坏之源,控制源头污染成为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循环。 以乐清为例,50.44%的林草覆盖率,令该市创成省级森林城市,带动生态景致成经济愿景。乐清围绕雁荡山重振雄风,着眼大荆片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积极联动建设和美乡村、未来乡村,精心打造农文旅融合项目,以“小”石斛带动“大”产业,在自然空间下苦功,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 生态经济的优势空间转化由陆至海,平阳县铺展山海蓝图。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不仅建立“三级”立体管护机制引领美丽海湾长效管控,“现在,南麂岛渔业从‘捕’转‘养’,这里的大黄鱼长期逆流运动,成为会健身的‘顶流鱼’,是南麂岛大黄鱼肉质鲜美的密码。”温州永丰南麂海洋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永丰说。 比较特殊的是,平阳县既是自然生态区,又是工业集聚区。倘若20世纪90年代走进平阳县制革作坊,随着转鼓轮转,皮革原料被清洗、压制成型,而随之带入水中的则是加工环节的有机污染物。如今,平阳县针对21类重点污染行业1579家企业进行“大洗牌”,打造六大专业园区,让制革行业实现了从“中国皮都”到“宠物小镇”的华丽转身。 无独有偶,作为东南沿海的苍南县,既是厚植红树林的鱼鸟栖息圣地,又是电镀污染向新能源电力转型的前沿阵地。 在自然空间建设方面,苍南积极推进沿浦湾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厚植了沿海生态蓝图。截至目前,该工程共修复红树林宜林生境45公顷、种植红树林350亩,且沿浦湾红树林总面积已达1558.25亩,不断擦亮“中国北缘最大的海湾红树林生态湿地”金名片。 在工业空间转型方面,苍南锚定“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地”,构建抽水蓄能、新型储能、整县光伏等“多能并进”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并借力核电产业“龙头”吹东风,助推苍南绿能小镇扬帆起航。目前,苍南1号、4号海上风电项目已并网8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亿千瓦时,约占苍南全年用电量的61%。 此外,温州“拥江发展”新一极,“环山攀登”新高峰的瓯海区积极溯源水土整治:开展专项整治,取缔615家废旧塑料洗涤加工厂、263家机械造纸加工坊,拆除2126个腌塘;建成渣土循环利用项目,该项目投资超1.4亿元,每年可资源化利用建筑渣土100万立方米,生产1.2亿块免烧砖(折标砖)及70万方再生路基填料。 逆向回流生态时间,让经济长足发展 长久以来,温州全域以空间换时间,全方位逆流生态环境重回瓯越山海“少年感”,并持续发力生物多样性回归,从濒危物种到共存生命,让“时间就是生命”的概念在温州续写新义。 今年7月,平阳南麂列岛迎来了一只中华凤头燕鸥小宝宝,而鲜为人知的是,该物种全球仅有200余只,一度被称作“神话之鸟”。事实上,在平阳县,还有更多生物多样性的回归时刻。近年来,平阳县开展全域12大类全类群生物多样性系统调查,首次记录到小灵猫、黄腹角雉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海洋生物方面,平阳县建成了“南麂大数据管理平台”和南麂海洋科研中心,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宝库,为生物多元共生与“时间赛跑”。 同样在与“时间赛跑”,苍南县的做法则是一条前所未有的“蓝碳”之路。以沿浦湾红树林碳吸收监测为数据源头,逆推碳排放数值边界,进而有效管控渔业碳排指标,进军金融碳汇领域,有力推动了生态环境“碳排市场”的形成。 去年9月30日,苍南县沿浦镇完成首笔渔业碳汇交易,截至目前,苍南县已达成8项渔业碳汇交易成果,累计交易碳汇量2.6万吨,实现碳交易金额38万元,并以此打造出海洋碳汇发展的“浙江样板”。 当下的温州,正以生态时间换取经济的长足发展,立足“时间就是金钱”的生态概念,更进一步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苍南县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构建“红树林种植—生态养殖耦合”共存模式,为当地村集体增收近1400万元;平阳县一手托稳湖屿稻虾共养模式,创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一手推动南麂岛旅游产业生态,五年来累计上岛游客35万人次,旅游收入8.5亿元;瓯海山根村依托大罗山、塘河丰富的自然资源,从空心村变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从空间到时间,温州全域经历了壮士断腕、稳步精进、创新发展。回头看,瓯越大地的生态矩阵已然建成。乡村振兴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驱动力,城市有机更新以生态屏障发展为新导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特征正在显现。 洗尽铅华始见金。面向今后5年,温州将以美丽中国建设重要时期的前沿阵地为高度,以绿水青山强村富民,带动“千万工程”,延伸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围绕城市发展“绿心”,深化城市湿地屏障建设,造梦宜居宜业未来家园,并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中助推浙江成为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标杆之地。(徐婷婷 钱慧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