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原马克思主义理论部主任周为民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刘彦华 2022年12月30日,由《小康》杂志社主办,以“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2第二届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线召开。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原马克思主义理论部主任周为民在会上发表了题为《中国现代化的若干条件》的主题演讲。 中国现代化需要很多条件,在主题演讲中,周为民重点讲述了他对以下7个条件的看法。 第一,离开富民目标,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周为民表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用小康概念对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做了重新说明、重新定位,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小康是一个完全着眼于人民生活的概念,要让中国人的生活从普遍的贫穷走向温饱,进而争取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这就是说,我们所要争取的现代化,不是为了追求几个生产指标的现代化,也不是为了与别国争强争霸、赶超别人,而是为了让人民的日子不断好起来的现代化,是民生为重、富民为先的现代化。“富民目标是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始终遵循的目标,不能够背离。离开这个目标,中国现代化就失去了正确的方向,也就不会成功。” 第二,离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周为民强调,经济建设本身就是现代化建设最基础的部分,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现中国现代化最基本的一个要求,是党的基本路线所确立的一个中心,不能动摇,不能被任意地冲击。为此,我们要特别注意防止任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假大空的空头政治冲击影响这个中心。 第三,离开决定资源配置的市场方式,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周为民直言,由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是已经确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现代化的基本条件之一,但还需进一步明确一点,即在资源配置这个问题上,如何理解市场的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针对这一问题,目前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即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当作是对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一种修正、一种限制。 “这样的理解是不正确的。”演讲中,周为民对此予以驳斥。他强调,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也就意味着它同时也是在资源配置问题上衡量、评价政府作用的一个标准。“也就是说,在资源配置问题上,有利于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的政府作用,才是积极的好的政府作用,否则就不是。所以,在资源配置问题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含义,就是要使政府的作用有利于让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 第四,离开民营经济的充分发展,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周为民指出,民营经济和市场经济紧密相连,是同一件事、同一个过程。民营企业在中国争取现代化的进程中已是普遍的一般的企业形态,离开民营经济的充分发展,要想实现现代化,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和现代化的发展,同样是不可能的。他强调,我们需要从更实质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上来理解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民营企业是人民自主举办企业、自主创造财富的一种基本经济组织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最深厚的动力源泉和基础。 第五,离开充分地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离开继续向发达国家的长处学习,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在周为民看来,现代化本身就包含着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向发达国家的长处学习这样一个基本要求,否则同样谈不上什么现代化。 第六,离开“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周为民表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实际上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第七,离开国家制度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除了要求经济的现代化之外,同时也要求政治的、社会的、体制的现代化,要求建立完备的现代国家制度。这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周为民认为,所谓现代国家制度,就是以民主法治为基本标志,充分肯定、保障人民权利的国家制度。只有形成了完备的现代国家制度,一个国家才可能被看作是现代化的国家,人们才能够在民主与法治的社会里免于匮乏,免于恐惧,自由、富足、体面的生活。 据悉,“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论坛”的前身“中国全面小康论坛”,是中国民生第一论坛,也是中国唯一以“全面小康”为主题的国家级大型论坛,集权威性、学术性、互动性和多元化于一体,高规格、大规模、资源丰富、影响广泛,自2005年创办以来,已经连续举办十六届,确立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随着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也紧跟时代变迁的脚步,更名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论坛”。本届论坛由《小康》杂志社主办,几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主政者、专家学者及行业实践者受邀“云”聚一堂,同台“论道”,为推进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心聚力、献策献智。 编辑:于靖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