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推动二里头、陶寺、石峁和齐家文化考古成果集成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24-03-08 09:03:51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张志 责任编辑:李煦 字号:T|T

1.jpg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张志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推动二里头、陶寺、石峁和齐家文化考古成果集成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案》。

基于此,连玉明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提案理由:

一、重新认识二里头、陶寺、石峁和齐家文化考古集成联合申遗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连玉明认为,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多元一体,互动融合,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但这种多元一体亟需在文物考古层面拿出有世界影响力的实证成果。而二里头、陶寺、石峁和齐家文化的考古成果恰恰是这种多元一体的集中体现。统筹开展“二-陶-石-齐”考古成果集成联合申遗工作,既是多元来源考古本身的需要,也是文明探源中对中华文化多元融合、“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说”的有力见证。整个夏代遗址群落横跨多个省区,从中原地区到甘肃青海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都曾是古代华夏空间的地理重心。只有从大历史视角、以更宏观的视野开展探讨和研究,才能在文明演进的过程中追根溯源、客观认识、全面阐释,正确还原中华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要通过集成申遗和高效协同,推动相关遗址本体的保护、展示和阐释,全面构建相关区域文化特征的关联关系认识,以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最新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加快推动二里头、陶寺、石峁和齐家文化考古成果集成联合申遗新突破。连玉明表示,目前,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已达60多个,申遗竞争愈发激烈,而国际上对我国这样的世界遗产大国申报项目的审查也更加严苛。因此,集成化申遗应该是今后我国申遗工作的一项重要策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目前已发现可证实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关键性遗址近20处,包括已经成功申遗的良渚遗址以及正在申遗的二里头、陶寺、石峁和齐家文化等。国家文物局应结合新一轮名单更新工作,依托“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等重大项目,推动二里头、陶寺、石峁和齐家文化等相关考古成果的系统集成和加快联合申遗步伐,全面展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世界文化价值,全面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世界文化遗产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进一步加大对齐家文化特别是喇家遗址的发掘保护研究力度。连玉明认为,作为华夏文明的一张远古名片,齐家文化不仅标志着中国或东亚进入青铜时代,也表明中国已进入青铜时代的世界体系,成为东西文化融合、相互影响、金玉共振的生动反映。而作为齐家文化的中心聚落,喇家遗址保留有史前地震、黄河大洪水和泥石流等多重灾难遗迹,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处大型灾难遗址,被称为“东方庞贝”。但由于近年来缺乏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导致其在整个夏王朝建立之前的区域文明研究中始终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成为华夏文明一个被遮蔽的源头。新时代新起点,要站在从青藏高原北部追溯史前文化脉络的高度,对齐家文化特别是喇家考古遗址纳入夏文化联合申遗范畴,挖掘提炼其作为中华早期文明形成特别是史前灾害性关键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从中华文明标示角度完善阐释展示体系,突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中与西亚地区文明的交流互鉴的成果,坚定中国史前文化的真实存在和中国文化独立起源的基本立场,让“最早的中国”在这里可观可感。要结合“12.18”地震恢复重建进一步做好喇家遗址文物整体性挖发掘保护工作,支持、指导地方党委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推动喇家遗址与灾区恢复重建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推动齐家文化和喇家遗址一体化规划和一体化保护、推动地震遗址重建与齐家文化文旅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发展。

编辑:为刚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