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表情符号还存在文化差异?

2024-02-22 18:31:47 来源:科学强国微信公众 作者:综合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近日,一篇发表在《公共图书馆-综合》的研究表明,一个表情符号对一个人来说代表着幸福,但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意味着不同的情绪,这取决于一个人的年龄、性别和文化差异。

22.jpg

图源:网络

  表情符号由键盘字符组成,最早由斯科特·法尔曼于1982年设计。表情可以用来代替非语言交流,尤其是面部表情,然而,由于键盘符号数量的限制,它们在表达情感细微差别方面可能不够准确。新一代表情符号,最早由日本人黑田茂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发。

  表情符号是在线书面交流中非语言暗示(如面部表情)的重要替代品。然而,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如何看待个体差异知之甚少。

  一项新的研究,由来自英国和中国的523名参与者完成了表情符号分类任务。在这项任务中,他们在四个常用平台(苹果、安卓、微信和Windows)上获得了一系列表情符号,每个表情代表六种面部表情之一。他们的任务是从六个标签(快乐、悲伤、愤怒、惊讶、恐惧、厌恶)中选择一个,来对应表情符号代表的情绪。

  研究旨在调查人们对表情符号的情感标签是否存在个体差异。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的参与者对表情符号的分类有显著影响。

  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分类准确率高于男性。女性更有可能将表情符号与研究人员选择的相同情绪相匹配。研究小组表示,这可能是因为女性更善于识别面部表情,会进行更多的眼神交流。年轻的参与者也比年长的参与者更能匹配表情符号,也许是因为他们更频繁地使用这些表情符号。

  英国参与者比中国参与者更能匹配表情符号,这可能是由于后者使用表情符号的方式不同,会将表情符号用于不同的交流目的。“例如,有人认为中国人很少用‘快乐’表情符号来表达快乐,而是将其用于讽刺等负面含义。”研究人员说。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97379

  (来源:科学网、《公共图书馆-综合》官网)

  作者:李熙

  编辑: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相关推荐


科技创新 科学强国
扫码关注科学强国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