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每日科技】“雪龙2”号启程前往阿蒙森海开展科学考察

2023-12-26 18:24:28 来源:科学强国微信公众号 作者:综合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640 (2).jpg

2023.12.26

天目一号气象星座11—14星成功发射

12月25日9时整,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天目一号气象星座4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天目一号星座11星、12星、13星、14星是由中国航天科工所属系统公司研制,主要用于获取全球大气环境要素信息。星座建成后可实现全球全天候海洋、大气层、电离层的立体化、一体化业务探测。

“雪龙2”号启程前往阿蒙森海开展科学考察

北京时间12月25日下午,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完成物资补给和队员轮替后,驶离新西兰利特尔顿港,前往阿蒙森海开展科学考察。察队副领队王金辉介绍,自11月1日从上海出发以来,“雪龙2”号主要执行保障罗斯海新站建设任务,包括运送新站建设队员和物资、为“天惠”轮破冰引航等。接下来一段时间,“雪龙2”号将前往阿蒙森海,开展生物生态、大气环境、沉积物环境、海洋环境以及污染物分布等综合调查,并会积极支持一些国家科研计划项目。

新海鲟,正式下水!

12月24日,由中交上航局投资、疏浚技术研究中心总包,振华重工建造的15000立方米舱容双燃料动力耙吸挖泥船“新海鲟”正式下水。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国内首艘采用双燃料动力系统的大型耙吸挖泥船,填补了我国LNG动力清洁能源耙吸挖泥船研发设计的空白。该船拥有我国首个自主开发双燃料大型耙吸挖泥船的LNG燃料系统,与国外同类挖泥船型相比,在布置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其LNG罐容较大,自持力续航力较高,供气管路较少,造价较低,经济性较好,危险区域较少,且远离作业区和生活区,营运安全性较高。

我国科学家建立青藏高原新近纪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研究员和青藏高原研究所方小敏院士率领的团队,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新近纪地层和化石群进行总结,建立和完善了可用于国际对比的青藏高原地区新近纪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并查明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新近纪的古气候环境演化特征。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学术期刊《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上。

重建河西走廊人群历史,敦煌发现欧亚“混血”

河西走廊自古便是东西方人群交流的必经之路,由于古DNA数据的缺乏,该地区人群历史的研究近乎空白。近日,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团队联合厦门大学王传超团队通过古基因组重建了河西走廊人群的遗传历史,证实了重大历史事件对河西走廊人群的影响。他们发现,早在汉代,黄河中下游的大规模移民便参与了河西走廊的建设;在汉代至唐代的敦煌,已经出现多民族融合、多元文化并存的证据,而现今河西走廊的人群普遍受到额外的欧亚西部人群的遗传影响。相关论文已于12月16日在《科学通报》上发表。

海南发现松塔牛肝菌属四个新物种

日前,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大型真菌资源调查队和海南省林科院重点植物调查队员等在野外考察中采集到10余号松塔牛肝菌属真菌标本。经研究,发现松塔牛肝菌属四个新物种。据介绍,该研究团队采集到10余号松塔牛肝菌属真菌标本,随后采用形态解剖与分子系统发育相结合的方法对标本研究,发现这10余号标本分别代表了4个新物种。4个新物种的发现,拓展了人们对松塔牛肝菌属物种的认知,丰富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

边“吃”边睡,驯鹿适应北极极昼极夜

北极的夏季和冬季是没有明暗循环的极昼与极夜,这些季节差异如何影响驯鹿的生物节律呢?科学家发现,驯鹿会通过反刍时间长短适应这种季节差异带来的压力。其反刍时间越长,非快速眼动睡眠的时间就越短,这可能有助于驯鹿在夏季获得足够的睡眠,因为夏季食物充足,驯鹿几乎全天候进食,并为漫长而食物稀少的冬季做准备。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当代生物学》。

NASA用无人机测试自动飞行技术,研究空中出租车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兰利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最近测试飞行了多架自动驾驶无人机,以此研究空中出租车。无人机成功自主绕过障碍物和其他无人机,沿计划路线飞行并着陆,全程没有飞行员控制飞行。NASA当地时间12月21日表示,这次测试标志着空中出租车朝着提高自主飞行能力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央视新闻、中国科技网、人民日报等 

编辑:李熙

审校: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视觉:龙昊

相关推荐


科技创新 科学强国
扫码关注科学强国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