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每日科技】地球大小岩石系外行星发现

2023-11-22 20:33:55 来源:科学强国 作者:综合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image.png

2023.11.22

“海基二号”油气平台主结构建造完工

11月21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导管架在广东珠海成功封顶,它的完工一举刷新了高度和重量的两项亚洲纪录,对进一步提升我国深水超大型海洋油气装备的自主设计建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导管架总高度为338米,超过北京国贸三期主楼高度。重量达3.7万吨,所用钢铁接近“鸟巢”国家体育场钢结构总重,高度及重量均为目前亚洲之最。

我国大推力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试车首次实现“两日一试”

11月21日上午,我国大推力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试车首次实现“两日一试”,也就是从发动机上试车台到成功点火只用了两天时间,试验能力与此前相比有了大幅度跃升,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批量化生产效率。11月21日上午10时24分,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65所抱龙峪试验区成功完成一次火箭发动机试车。目前,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已经全面进入高密度发射阶段,为确保每一次发射任务都顺利圆满,火箭发动机的研制需要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试车及验收效率。

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升至全球第十

国家创新指数是反映国家综合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11月21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2-2023》显示,全球创新格局保持亚美欧三足鼎立态势,科技创新中心东移趋势更加显著,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第10位,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进一步迈进。

中国南极考察队32名考察队员抵达罗斯海新站

北京时间11月21日下午,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32名队员搭乘意大利南极洲际航班安全飞抵罗斯海新站现场,并启动建设新站的前期准备工作。据悉,这32名考察队员于16日从中国飞赴新西兰,并于21日乘坐意大利南极洲际航班抵达意大利南极海冰机场。然后,借助意大利直升机将人员和补给物资运抵罗斯海新站。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由自然资源部组织,建设新站是本次考察的突出亮点。新站是新时代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常年考察站,也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第三个常年考察站,是我国在南极的第五个考察站。

5400匹马力纯电拖船交付使用

11月20日,由我国自主建造的5400匹马力“云港电拖二号”纯电拖船在连云港港交接使用,各项性能对标传统常规动力拖船,且具有更高的环保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国内电动船舶领域领先企业—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二研究所电力推进事业部主任孟得东表示,该船是目前全球马力领先的纯电拖船。

陶澍院士:我国需继续加快空气质量改善速度

空气污染是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经过长期治理,PM2.5污染明显改善,但部分地区PM2.5浓度尚未达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5μg/m3),且臭氧污染日益凸显,严重威胁公众健康。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陶澍在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CAPP)2023年度会议上指出,中国大气污染改善显著,但环境与健康边际效益将递减,PM2.5距世卫最新指导值仍有距离,需继续加快空气质量改善速度。

新机械臂可高效精准助力量子实验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研究团队领导新开发的机械臂,能让科学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细节和复杂性进行量子实验。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先进科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展示了一个装有磁铁的机械臂,它能在标准技术无法实现的条件下对氮空位中心量子磁强计进行敏化。机械臂上的高强度磁铁可以任何角度放置在三维空间的任何位置,还能绕过障碍物。使用电极、激光器和镜面等工具,机械臂可促进各种实验装置更精确地对准和操作。研究人员希望这项技术能够改进各种量子传感实验,它也有望使这些实验“走出”量子光学实验室,找到更有用的应用,比如在细胞诊断中。

地球大小岩石系外行星发现

美国天文学家使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空间望远镜,测量出LTT 1445Ac这颗系外行星的直径仅为地球直径的1.07倍。尽管这颗系外行星的大小与地球相当,表面也有岩石,表面重力与地球几乎相同,但其表面温度约为260℃。最新研究负责人、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艾米莉·帕斯指出,LTT 1445Ac是追踪和了解系外行星大气特性的最佳行星之一,因为它距离地球只有22光年,就银河系尺度而言,它“近在咫尺”,很少有类地行星离地球足够近。相关论文日前发表于《天文学杂志》。

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央视新闻、中国科技网、人民日报等) 

编辑:李熙

审校: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视觉:龙昊

相关推荐


科技创新 科学强国
扫码关注科学强国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