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启用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研制的墨子巡天望远镜9月17日正式启用,其首光获取的仙女座星系图片也于当日发布。这一望远镜是目前北半球光学时域巡天能力最强的设备,将显著提升我国时域天文研究能力。 全球地热领域首项行业标准正式发布 在9月17日闭幕的2023年世界地热大会上,国际地热协会(IGA)面向全球正式发布《中国地热供暖推荐做法》行业标准。这是全球地热领域发布的第一项行业标准,对推动全球地热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九号卫星 9月17日12时1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88次飞行。 日喀则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开工建设 9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牵头建设的西藏日喀则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正式开工建设。这一望远镜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现有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网的构型和观测能力,为我国探月和深空探测任务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为满足我国探月和深空探测工作高速发展的需要,我国将在西藏日喀则、吉林长白山各建设一台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 中国电池企业在德国下线首款电池产品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9月16日在位于德国哥廷根市的工厂内举办仪式,庆祝其德国工厂下线首款电池产品。国轩高科于2021年宣布收购德国博世集团位于哥廷根的工厂,建立其在欧洲的首个新能源生产运营基地。去年6月,该工厂正式启用。 我国科学家发明新型稀土开采技术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风化壳型稀土矿电驱开采技术,稀土回收率提高约30%,杂质含量降低约70%,开采时间缩短约70%。据了解,风化壳型稀土矿是我国的特色资源。目前普遍采用的铵盐原地浸取技术在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效率、浸出周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了我国稀土资源的高效绿色利用。 新研究发现熬夜比早起更易导致糖尿病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晚睡晚起的习惯可能导致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相较于早睡早起有显著增加。研究人员分析了2009年至2017年间收集的63676名女护士的数据,约11%的参与者表示属于“晚睡晚起”型,约35%的参与者表示具有早睡早起习惯,其余参与者被标记为“中间型”。结果发现,在考虑其他生活方式因素之前,相较于“早睡早起”型,“晚睡晚起”型可能导致患糖尿病风险增加72%;加入其他生活方式因素后,患糖尿病风险仍然上升19%。 金星明日迎今年“启明星”姿态的最亮时刻 天文科普专家介绍,继7月7日迎来今年“长庚星”姿态的最亮时刻后,金星9月19日将迎来今年“启明星”姿态的最亮时刻,闪耀在日出前的东方天空。19日黎明时分,如果天气晴好,早起的公众朝东方天空望去,凭借肉眼就能看到明亮的“启明星”。 (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央视新闻、中国科技网、人民日报等) 编辑:李熙 审校: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视觉:龙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