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8.22 上半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规模增长超12% 8月21日,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王东堂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规模同比增长12.3%,高出服务进出口总体增速3.8个百分点。其中,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出口增长16%,高出服务出口总体增速21.9个百分点,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港科大将发射香港高教界首颗卫星 香港科技大学8月21日宣布,将于8月25日与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长光卫星)合作,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一颗名为“香港科大-雄彬一号”的多光谱光学卫星,以监测与全球环境、灾害及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遥感数据。港科大表示,作为香港首间发射卫星的高等院校,这颗卫星标志着港科大构建遥感卫星星座、并与长光卫星合力打造一个全面性环境监测与灾难预报系统的第一步。 我国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二 算力通俗地说就是计算能力,是数据中心处理数据并输出结果的能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算力大会8月19日在宁夏银川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在会上透露,我国算力产业已初具规模。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76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每秒1.97万亿亿次浮点运算,位居全球第二;围绕算力枢纽节点建设130条干线光缆,数据传输性能大幅改善。我国算力产业已初具规模,服务器、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计算类产品产量全球第一。 陆地探测四号01星顺利进入工作轨道 8月21日,据国家航天局消息,于8月13日发射的世界首颗进入工程实施阶段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陆地探测四号01星,经过4次变轨后,于近日顺利进入工作轨道,合成孔径雷达(SAR)天线成功展开,完成了卫星入轨初期飞控试验主要工作,卫星工况正常,状态良好,后续将继续开展在轨测试等工作。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开始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作业 北京时间8月20日下午,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加克洋中脊附近海域,开始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作业。 美国中部迎高温天气,多地气温创纪录 美国中部地区近日迎来高温闷热天气,受影响范围从墨西哥湾沿岸至五大湖区一带,多地最高气温创纪录。美联社8月20日援引美国国家气象局气象专家莎拉·巴恩斯的话报道,继19日录得42.2摄氏度的本地最高气温后,得克萨斯州达拉斯-沃思堡地区20日最高气温有可能进一步冲至43.3摄氏度,而此前该地区同期最高气温为41.7摄氏度,出现在2011年。 人工智能模型可通过胸部X光片估算年龄 日本大阪公立大学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可利用胸部X光片准确估算拍片者的年龄。当估算结果与实际年龄存在差异时,表明可能与慢性疾病有关,相关研究有助于改善早期疾病的检测和干预。研究团队首先构建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模型,用于从健康个体的胸部X光片估算拍片者的年龄。然后,他们用该人工模型分析已知疾病患者的胸部X光片,以研究人工智能估算年龄与各种疾病之间的关系。 眼部扫描能提前七年预诊帕金森病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摩菲眼科医院的一个研究团队借助人工智能确定了一组标志物,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7年诊断出帕金森病,这些标志物可通过眼扫描识别。研究证实了先前关于神经节细胞—内网状层(GCIPL)明显变薄的报道,并首次发现了较薄的视网膜内核层(INL)。研究进一步发现,这些层的厚度减少与患帕金森病的风险增加有关。研究人员表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GCIPL萎缩的进展是由帕金森病的大脑变化驱动的,还是INL变薄先于GCIPL萎缩。厘清这一机制,将确定视网膜成像是否可支持帕金森病患者的诊疗。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杂志《神经学》上。 (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央视新闻、中国科技网、人民日报等) 编辑:李熙 审校: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