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讯 (记者 卢 岳 □ 王鑫坤)从最初的追求极致恐怖,演变至推崇“声光电”的特效演绎,再到RPG(角色扮演)模式的广泛试点……作为“Z世代”的新型社交方式,密室逃脱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条,与此同时各知名门店也开始向着“品牌化”集聚。 记者注意到,经过此前的快速发展,密室逃脱产业近几年来屡屡遭遇瓶颈,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倒退。那么密室产业的发展“大门”究竟该如何开启? 密室市场数据:逐步回暖、曾跌至低谷 “阿珍爱上了阿强”“他逃我追,再逃我再追”“受到了一万点暴击”……在短视频平台,密室逃脱相关主题热度颇高,大量视频点赞量可达上万甚至几十万,而记录玩家与NPC的“欢笑日常”也成为门店的主要引流手段。 2023年5月,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联合美团研究院发布《2022年剧本娱乐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五一”假期,全国线下文娱市场消费规模达186.7亿,有超过400万人次参与消费体验。其中,密室逃脱在平台上销售额环比增长50%以上,沉浸式娱乐行业在供需两侧迎来回暖。 在此之前,记者通过行业数据得知,密室逃脱产业经历了3年的低谷期。2019年,综艺节目《密室大逃脱》带动相关产业一夜爆火,成为年轻人之间的社交新宠。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密室逃脱门店数量为10683家,2019年我国密室逃脱门店数量已达到15152家,涨幅近30%。但在2021—2022年情况急转直下,全国密室倒闭率高达26.06%。据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数据,2022年密室行业年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近200亿元缩减至170亿元。 以北京为例,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业界旗舰品牌TFS几年间已关闭了最大门店;顶流大型密室游娱联盟的“阿拉伯馆”曾两度暂停营业;老牌机械密室“奥秘之家”在北京也仅剩一家门店。相比于知名品牌,小体量密室品牌在倒闭浪潮中受到的冲击更大,一些门店为换回押金,甚至将店铺进行“0元转让”。 生存境况:投入产出比率低、安全隐患排除难 “近年来密室逃脱行业确实进入了‘洗牌’的阶段,除了疫情三年的政策影响外,更重要的是之前有太多人盲目入行,有的甚至只是几个玩家‘兴趣使然’就一起投钱开店,但事实上背后风险还是非常大的。”行业创业者吴先生表示。 记者从某加盟网站数据中看到,一线城市开设一家500平米的密室门店投入约173万元人民币,仅房租就高达每月11万元,并承诺“产业毛利率在50%以上,1年就能回本”。“这些数据并不准确,成本算少了,收入算高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方面,没有考虑到不少采用‘押三付三’‘押二赴六’缴纳房租的情况;另一方面,本就小众的密室逃脱复购率极低,多数消费者玩过一次后很难复购,并且工作日‘满座’率极低。” 记者看到,线上平台一家名为“SHOW沉浸式逃脱艺术·光影体验馆”的北京门店目前只有《寄生虫》一个主题,并已经于今年4月29日关闭。据了解,该主题票价为398元,不采用“滚场制”,全天仅九个场次。记者计算后得出,该门店满场一个月仍不足11万元纯利润,几乎无法填补远超500平米的两层超大场地和布景。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成本难回外,密室产业的安全隐患也一直是行业的一大“痛点”。据悉,贵阳市在2022年曾进行一次密室逃脱消防检查,在被查的200家门店中就有150家被要求关停整改。 密室爱好者小陈告诉记者,恐怖类密室在进行游戏前,都会让玩家签署免责声明,自愿承担风险。“自己和朋友曾在黑灯瞎火的情况下被NPC追赶,结果撞到墙上擦伤了手臂,商家只是帮忙清洗了一下,但签署了声明不好追究,事情就不了了之。”但他表示,自己认为这种“免责”并不合理。 “对于绝大多数门店而言,要达到消防、安监等相关要求,还需投入大量资金完善安全流程、添置安全设备,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吴先生表示,这对于多数门店而言是难以承受的成本支出。 未来前景:政策扶持 多方聚力促发展 “优质的密室,对年轻人来说不仅仅是娱乐,还是一种沉浸式的精神体验,通过游戏进入一个新的世界、新的人生,能够给予年轻人极高的情绪价值。”资深出版人余一途谈到。 记者看到,密室逃脱作为新兴业态,在近年来得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对于上述密室产业发展仍存在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等部门相继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如《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进一步加大开发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分别从不同方面强调,以研发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支撑密室逃脱产业发展;规范密室的建造要求,从源头杜绝密室逃脱的安全隐患,最大限度保障玩家群体的人身安全等。 文化与旅游产业资深分析师高东旭指出,要继续保持密室逃脱产业的良性发展态势,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要成立相关的行业协会或者相关的行业自律组织加强行业自律,避免一些灰色和擦边球的恶现象;其次,针对这个行业的种种乱象,企业应呼吁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法律法规的立项与完善;最后,社会监督也不可缺失,公众和媒体应对密室的不良现象进行积极地举报和发声,引导行业发展走向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