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商报记者 阎 密 景区发生落石导致死伤、叫花鸡里没有鸡、音乐节大巴瘫痪几万人被困……今年“五一”,旅游、餐饮、文娱等数据增速亮眼,但部分景区运营能力不足、安全保障存在漏洞,城市文旅综合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愈发凸显。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的《2024年“五一”假期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交通出行、景区旅游、消费服务、文化娱乐成为消费者“槽点”和痛点最多的四大方面。 在5月1日至5月6日共计6天的监测期内,有关“交通出行”负面信息共637392条,占吐槽类信息的42.61%,日均10.6万条。热门线路火车票开售“秒光”“12306秒没”的相关词条冲上热搜第一,“买长乘短”再次成为话题核心。部分地区出租车野蛮拼车等情况引发小范围关注。 监测期间,有关“景区旅游”负面信息共416301条,占吐槽类信息的27.83%。多地景区发生安全事故、拥堵等突发事件,暴露出景区应急能力不足、准备不充分等短板。消费服务负面信息共223172条,占吐槽类信息的14.92%,其中,叫花鸡里没有鸡、“消费刺客”再度出现引发热议。文化娱乐类负面信息共161123条,占吐槽类信息的10.77%,假期各地音乐节、演唱会等颇受年轻人追捧,但演出效果不佳、运营能力不足等争议也伴随出现。 据中消协分析,节日期间消费需求瞬时爆发,供给结构性失衡成为当前消费者维权的主要原因。文旅、餐饮行业“价格刺客”、诱导消费等不诚信经营顽疾有所抬头,安全隐患更是不容忽视。 中消协指出,三大痛点亟须破题。其一是安全底线意识仍需强化。今年“五一”假期发生多起涉及消费者安全事件,对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发出警示。近年来各地景区纷纷推出玻璃栈道、索道、悬崖秋千、蹦极、攀岩、漂流等网红游览项目,但因建设标准、运维水平等存在差异,隐忧不断。假期人员流动量暴增,客流承压是大概率事件,相关景区必须坚决守住不发生各类安全事故的底线,加强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强化高峰时段预警监测,做好应急保障预案。 其二是服务运营能力亟待提升。一些城市推出音乐节、演唱会等,试图打造城市名片,但却未能很好迎接瞬时流量的冲击,暴露出公共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短板。此次“五一”假期部分城市大型活动出现管理混乱、统筹不足、售后摆烂等问题,各地应引以为鉴,认真总结反思自身在服务接待工作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不断提升服务运营能力,切实满足日益增长的节日消费需求。 其三是诚信经营底线不应触碰。今年“五一”假期,鬼秤、天价虾、天价切糕等事件相对减少,但“辣条刺客”的出现提醒大家仍然不能放松对诚信经营的宣传和监督。经营者应将诚信经营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不在这样的原则、底线问题上耍小聪明、玩花样,须牢记任何对诚信经营底线的试探都是对消费者权益和感情的侵害。 今年“五一”消费市场热点不断,中小城市人气增长,高质量服务供给扩大迫在眉睫,消费者安全问题引发关注,各地各部门应将视线从事后处置追责转向事前防范、事中监管。中消协建议增强风险意识,扎紧安全生产篱笆;加强事先研判,扩大高质量服务供给;强化诚信经营,紧盯消费重点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