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连续两年购买了12000元的个人养老金,个税优惠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深圳市民冯小姐介绍,在年度汇算退税时自己享受了2000多元的税收优惠,“就抵税这部分折算成收益,也跑赢了大部分理财方式”。 目前,个人养老金制度运行平稳,先行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23年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立达5000万户。但缴存人数仅占开户人数的22%,存在“开户热缴存冷”、对年轻人吸引力低、税收激励有限等现象。 年轻人都有哪些顾虑?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在制度设计上还有哪些环节需要完善? 图源:卡乐图片 摄影/宁颖 超5000万人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 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来自人社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立达5000万户,参与人数已达2022年全国纳税人数的76.8%。 根据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及相关个人所得税政策,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由参加个人承担,年缴费上限为1.2万元。资金账户里的资金,参加人可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等产品。 同时,对个人养老金实施递延纳税优惠。在缴费环节,按照1.2万元/年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在投资环节,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领取环节,个人领取的个人养老金,不并入综合所得,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北京的韦先生看来,个人养老金政策最吸引的地方是个税优惠。“我们公司没有参加企业年金,除了基本养老金和商业保险外,个人养老金是我的一项重要养老储备。”韦先生还认为,个人养老金缴存额度有限,应该提高缴存上限,允许大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不过,从2023年个人养老金启动首年的“成绩单”来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呈现“开户热投资冷、缴存意愿不高”的现象。缴存人数仅占开户人数的22%,而人均缴存金额仅约2000元,远远低于1.2万元的缴存上限。 年轻人都有哪些顾虑? “同样的钱,用来投资理财、还房贷更划算”。35岁的石先生曾考虑过缴存个人养老金,但细想过后放弃了:“个税抵扣额有限,且必须退休后才能领。我现在‘上有老下有小’,一旦要用钱,个人养老金还取不出来。” 一家人参观艺术展。图源:卡乐图片 摄影/贾琼 专家认为,从观念上看,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开销、赡养父母及抚养子女等即时财务需求往往优先于养老规划。但个人养老金账户要求账户封闭运行,封闭期长达数十年,缺乏应急退出机制,只有达到退休年龄时、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形才能领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开户缴存的意愿。 此外,根据媒体调查,约40%的受访者仅听说过个人养老金制度,但不了解,12%的受访者通过该调查第一次了解该制度。“大部分90后年轻人乃至大部分中国居民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缺乏了解,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个人养老金账户,以及该账户的设立目的和意义。” 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说,这是因为部分年轻人缺乏养老储蓄观念,缺乏风险意识,未意识到未来养老可能面临的经济压力。这一方面由于他们认为距离退休还很遥远,没有做好养老准备;另一方面,则担心未来的经济形势对养老保障的影响。 税收激励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根据相关数据,90后的平均年薪主要集中在6万~13万元之间。如此较低的收入,在个税起征点基础上加上专项扣除等,交不了多少个税。每年存满12000元个人养老金额度,很多90后实际上也难以享受到相应的税收优惠。 年轻群体“趁早”规划养老 1994年出生的广州市民小傅刚刚迎来自己的30岁生日,就在今年,她把规划“养老”这件事纳入了自己的人生日程。 “父母的积蓄之前拿出来了不少给我买房,现在每月养老金刚够他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很担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出现变化要用到大笔钱。”在社交媒体上,已有不少年轻人提问“攒多少钱才够养老”,有人感叹“自己四十岁才开始关注养老保险,后悔该早准备”…… 图源:卡乐图片 摄影/宁颖 在父母的老年生活中,小傅也窥见了自己老年生活的光景——基础的退休金仅够日常基本生活开销,想要更好享受“夕阳红”,主要得依靠自己早年的储蓄。“而且我这一代老了和父母面临的情况可能完全不一样了。”因此,她今年去银行开立了自己个人养老金账户。 “无论是‘90后’还是‘00后’,一旦开始工作,就应该考虑长期投资,如果不考虑代际传承,养老就是最长期的投资。”在相关学者看来,从开始工作到退休期间,有三四十年的时间跨度,年轻人提前规划养老投资十分必要。 建议建立应急支出机制 “对年轻人来说,提取个人养老金需要的时间太长了。政策如若允许缴存期间能提取部分个人养老金用于赡养父母等需求,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更大。”有市民这样认为。 基于人性化考虑和制度推广需要,专家建议建立个人养老金的应急支出机制,例如可以考虑将本人及直系亲属的重大疾病、伤残等特殊情况列为法定全额领取的条件。同时,探索将子女教育、赡养老人、偿还债务等情形纳入部分领取的范围,以更好地平衡制度的刚性与灵活性,提高账户资金的使用效率。 近年来,灵活就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这部分年轻劳动者收入不稳定、流动性强,养老保险参保质量不高,漏保、脱保、断保等现象突出,养老储蓄不足。”个人养老金制度应向低收入者、个体劳动者及灵活就业人员适度倾斜。 还有专家建议,加大税收激励,引导长期参与。优先对税收优惠激励不足的低收入群体,尤其是缴存期超过15年的90后年轻群体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发放财政补贴,鼓励低收入年轻群体配置个人养老金、加强长期养老保障。另外,建议调增个人养老金年度缴费金额上限。 图源:卡乐图片 摄影/贾琼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可供选择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共746只,其中理财类产品23只,储蓄类产品465只,保险类产品71只,基金类产品187只。 因此,个人养老金产品的选择是一大挑战。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在缺乏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往往会感到迷茫和困惑,并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养老金的增值,是否能够在未来提供足够的养老保障。 现在一些银行在推广个人养老金过程中“为开户而开户”。专家认为,应通过业务咨询、养老规划等方式,帮助个人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偏好,选择合适的个人养老金产品,降低购买难度,减少信息不对称。 (透视社综合工人日报、南方日报、第一财经报道) 编辑:刘淞菱 校对:李旭颖 审核:龚紫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