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写的最好的一句话”。徐明(化名)写下这句话,感慨万千。而就在此前一天,他写的这句话,还如同蚯蚓犁地,歪歪扭扭。 “手术后,我们可以重新生活、工作了。”包括徐明在内,众多帕金森病患者正迎来一个好消息:帕金森治疗开始步入“无创治疗”时代。 4月11日是第28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指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帕金森病患病率为1.7%,随年龄增长,患病率进一步增加,80岁以上超过4%。到2030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数将达500万人,几乎占到全球患者数的一半。如此庞大的群体,急需破解“震颤之痛”。 不开刀不用麻药,“磁波刀”给患者带来新选择 “当我从磁共振治疗室出来时,手已经不抖了。”来自上海的患者徐明患帕金森病三年,除了严重手抖,其他症状在药物控制下都不是很严重。但无法控制的手抖症状令他遭遇了职场尴尬,“要拿起面前的杯子,喝水都很困难”。今年3月,他选择进行磁波刀无创治疗。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常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最常见的三大症状是“抖”,即手抖;“僵”,即肌肉僵硬;“慢”,即动作迟缓。此外,还有一些非运动症状,比如便秘、嗅觉减退、出汗等。目前,帕金森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社会因素、药物因素、患者因素等有关。 “通常认为,帕金森病属于老年病,55岁至65岁有一个发病高峰。但如今,40多岁来看病、而后确诊的不少。再一查,有的患者已得病十年了,也就是说在30多岁就发病了,对工作、生活影响严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中心主任孙伯民介绍,在治疗领域,对帕金森的传统治疗手段集中在药物和手术两种。上世纪90年代,全世界范围内逐渐使用微创方法治疗帕金森,即脑深层刺激手术(DBS)。简言之,就是植入脉冲发射器(脑起搏器),刺激相关神经核团,抑制引发帕金森症状的异常脑神经信号。如今,这些装置被统称为“脑机接口”。 “然而,DBS手术也有一定适用人群,较适合帕金森病晚期、且无痴呆症的患者,对一些年龄过高且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而言,不能很好地使用。”孙伯民说。 两年前,我国帕金森治疗进入“无创时代”:“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脑部治疗系统(脑部“磁波刀”)2021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药物难治性特发性震颤以及以震颤为主的帕金森病。 “结合磁共振的实时成像、实时测温,脑部‘磁波刀’通过聚焦超声,可以发射1000多束超声波,精准聚焦消融脑部治疗靶点。大多数病人治疗当天就可以回家,相当于门诊治疗。”孙伯民感慨,这种不开刀、不需要用麻药的无创治疗方式给了一些患者新的选择。 手术后到哪去康复,成为全新课题 不过,还有不少新老问题,依然盘踞着。比如,一名患者确诊了帕金森,服药四五年后,症状加重了,这时到底是继续服药,还是推荐做脑起搏器?如果患者年纪轻轻,是否需要开刀? 孙伯民表示,如今,对帕金森患者强调的是多元化、个性化的“适合治疗”,如何让患者获得最匹配的治疗,这是治疗领域的“痛点”之一,也是各大治疗中心努力的方向之一。 作为神经外科医生,孙伯民也关注到,康复在帕金森诊疗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位置。“帕金森的治疗不是开完刀后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好的康复能让手术效果发挥得更好。”让走出医院、完成治疗的帕金森患者找到一个好的康复机构,这是一个新课题。 当然,任何治疗都有其局限性。就拿诊疗费用问题来说,脑起搏器如今已纳入医保,而“磁波刀”尚未纳入,经济因素也是患者选择治疗手段的重要考量。另外,无论是脑起搏器还是“磁波刀”,都只能从症状层面缓解症状,并不能根治疾病。 “由于病因尚不明,如何早期发现帕金森还有很多谜团。治疗上,干细胞、基因治疗等新技术也正在实验室阶段推进,我们寄希望于将来会有更大的进步,让帕金森这趟疾病进程的列车开得慢些。”孙伯民说。(唐闻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