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急、传播快!这个病将进入高发期

2024-03-30 10:34:47 来源:小康头条微信公众号 作者:综合 责任编辑:王一 字号:T|T

即将进入四月

气温迅速回升

专家提醒

发病急、传播快的手足口病

也迎来了高发期

640_wx_fmt=gif&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gif

家有宝贝的家长们

请一定留心

孩子手、足、口等

部位的症状表现

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手足口病预防指南

请快快查收!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5岁及以下儿童常见急性传染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4-7月为春夏季高峰,9-11月为秋季高峰。

  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4~7、9、10、16型(CVA4~7、9、10、16)和B组1~3、5型(CVB1~3、5),埃可病毒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A71)等。既往以EV-A71和 CVA16为主,目前CVA6已成为继CVA16、EV-A71之后的又一个主要常见病原。

  感染CVA6与感染传统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皮疹表现不同,部分患者皮损累及范围较大。EV-A71仍是引起手足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约为2-10天,平均3-5天。临床表现多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患儿通常病情症状较轻,呈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少数重症患者儿的病情会快速恶化,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感染CVA6、CVA10的少部分患者在病后2~4周可能会出现脱甲症状。

  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手足口病传染源,隐性感染比例较大。患者发病前具有传染性,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多样且容易实现,主要的传播方式为密切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避免接触患儿。尽量不要与患儿拥抱、分享玩具、共用餐具、洗浴用品等,防止交叉感染。

  (2)保持手卫生。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外出游玩回家后、进食前、如厕后,以及家长和看护人在回家后、加工食品前、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平常可用肥皂水或洗手液洗手,接触病人及污染物后应选择合适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洗手。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5).jpg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胡惠丽为患儿义诊。(受访者供图) 图源:新华社

  (3)减少聚集。人群聚集、接触频繁,容易传播手足口病,建议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4)环境通风。密闭公共场所和居室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5)清洁消毒。接触频繁部位、日常用品和儿童玩具定期清洁和消毒;奶具、餐具等要煮沸消毒;衣物、被褥经常在太阳下晾晒或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6)接种疫苗。虽然接种EV-A71疫苗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但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为尽早发挥保护作用,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

  (小康头条微信公众号综合中国疾控中心、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国家应急广播

  编辑:田苑淯颖

  校对:武金洋

  审核:王芳

640_wx_fmt=other&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retryload=1&tp=webp.webp.jpg

相关推荐


科学强国 绿色发展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