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姬薇 前列腺癌在中国已成为严重威胁男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的科普传播增进了公众对前列腺癌的了解,但如“前列腺癌是六七十岁后才需要担心的事情”,“没有排尿异常等表现不用担心前列腺癌”等认知不充分、甚至误读的现象仍较普遍存在。 对此,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务部副主任、泌尿外科主任医师王勇教授表示:“前列腺癌在早期阶段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轻微,易被忽视,出现排尿困难、血尿甚至骨痛等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是晚期,这意味着前列腺癌筛查在早诊早治中起重要作用。” 根据诊疗指南,年龄≥50岁的男性都应该定期进行前列腺癌筛查。但有前列腺癌家族史者,筛查年龄应下降至≥45岁,而对于携带BRCA2基因突变者,筛查年龄应进一步下降至≥40岁,以尽早发现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是目前前列腺癌最常用的筛查方法,那么PSA异常升高就是前列腺癌了么?其实除前列腺癌外,前列腺炎、检测前进行过膀胱镜检查、导尿甚至一些药物的服用等都可能导致PSA升高。对此王勇教授建议:“前列腺癌筛查最好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发现异常结果不用过度担心,要及时到泌尿外科专科就诊,由专业医生协助进行正确解读。” 一旦诊断前列腺癌,患者与家属中也同样存在一些常见认识误区阻碍正确治疗,亟需扭转。 误区1:不考虑自身病情,盲目追求根治手术,认为手术就能彻底治愈前列腺癌。对此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前列腺肿瘤病区主任李永红教授表示:“前列腺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药物治疗、放疗及局部消融等多种方式,根治手术是以清除原发灶肿瘤为目的的一种术式,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具体采用何种治疗方式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健康状况,由专科医生综合判断。” 误区2:前列腺癌发生转移,认为治疗作用不大、疗效会很差、生存期也不长,因此失去治疗信心甚至放弃治疗。王勇教授明确指出:“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整体治疗效果确实不及未发生转移的患者,但近年来创新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已经极大改善了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患者应正视疾病,坚定信心,规范治疗仍有希望长期生存并获得生活质量的改善。” 误区3:不重视长期随访和后续治疗,部分患者认为初始治疗PSA下降达标后就是治疗达标了,不需继续随访治疗,还有患者出现药物副反应后未经医生同意自主停药。李永红教授指出:“PSA是监测肿瘤是否复发转移和预测患者预后的关键指标,按医生规划持续长期随访监测PSA水平,对早期发现肿瘤复发转移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同时,还应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