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建设守护居民健康安全

2024-01-29 15:06:37 来源:中工网 作者:姬薇 责任编辑:李煦 字号:T|T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姬薇

“2023年全区院前急救呼叫满足率保持在100%;平均反应时间11.49分钟,已达到市级要求的12分钟以内,重点公共场所配置了300余台自动体外除颤仪。”1月15,北京市昌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蒋玮在“中央媒体走进昌平区卫生健康委”活动座谈会上介绍说。

过去一年来,昌平区多管齐下,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他们对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改建、新增或更换设施设备,对42家村卫生室进行升级改造,投入使用后按具体标准实施“一体化”管理。截至目前,全区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141593份,纳入老年人健康管理90989人,家庭医生签约率41.46%,重点人群签约率94.67%,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记者在昌平区沙河高教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场看到,近段时间以来,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前来该中心就医的患者、尤其是少年儿童患者特别多,儿科门诊前排起了长队。在该中心的诊室、雾化室、中医理疗室内,多名患儿正在有序接受中医治疗,通过刮痧、拔火罐、脉络放血、针灸等传统中医适宜技术对患儿进行治疗,从而达到退热、止咳等效果。

据介绍,昌平全区共有各类医疗机构1267个,其数量在北京全市排名第三。对此,蒋玮表示:“北京地区是一个优势医疗资源极其集中的特殊区域,竞争态势也十分复杂,长期以来,医疗质量参差不齐仍是困扰医院发展的难题。我们认识到,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始终把提升人民健康、提升医疗水平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是必须时刻清醒地面对的问题。”

为此,昌平区开展了以“树名医、立名师、建名科、创名院”为主要内涵的“四名”建设工程,制定了《昌平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方案》,开展资源下沉、双向转诊、人员进修、检查检验互认等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区属7家二、三级医院和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偕同12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数据联通工作,打通了该区部分市属三级医院和一家社会办三级医院的预约诊疗业务。

沙河高教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英杰介绍:“自去年10月份开始,中心开始全面接诊儿科患者,延长服务时间至晚上8点,同时派中医师定期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将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应用到临床诊疗中,治疗效果得到患者的充分肯定。”

据1月12日闭幕的昌平区“两会”传出的消息:2024年,昌平区将新增幼儿托位2500个,预计到2025年实现1万个幼儿托位,同时还将全力打造覆盖城乡、普惠可及、安全优育、全面降低家长养育成本的婴幼儿友好型普惠托育服务的“昌平模式”。

“做好托育服务、实事求是地回应托育市场的需求,最关键的还在于‘普惠’二字。”蒋玮介绍,去年,昌平区积极申报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争取到中央财政补助1亿元;同时,昌平区经过区发改委综合各方面因素后的核算和定价,最终定下的每月普惠托育的价格为1800元,最高上浮不超过20%,也就是最高限价2160元。

记者采访了解到,昌平区推动“社区嵌入式”托育和园区、写字楼等地点开设托育服务,聚焦构建在“家门口”“工作地”“路途中”的“入托易”服务体系,全力解决婴幼儿入托难、送托不便等问题。去年10月,昌平区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评选为“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