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李万万团队通过日复一日迭代实验,使用具有大斯托克斯位移的量子点作为编码元素,对发光材料的结构进行改变,从而切断了不同颜色之间的能量转移通道。 “让量子点‘听话’地进入微球,并长期稳定地居住——这是另外一个难点。”李万万说,位于微球内部的量子点,就是它的“身份证”,代表不同的疾病标志物,当血液样本通过检测仪器的时候,激光束会照射在每个微球上并发生反应,量子点能反映出样本是否有该种疾病标志物,而微球表面的荧光材料,则能反映该标志物的强弱。 科研成果与转化落地的距离 经历了从“0”到“1”的科研阶段,李万万团队也从寥寥几位研发人员,发展壮大到如今的100多人。 “其实2016年前后,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该技术的原理,但是当科研成果真正转化落地时,我们发现理论和实践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李万万说。 这条科研成果转化之路,他们摸索了近8年。 该团队联合浙江东方基因公司,成立了“东方基因-上海交大体外诊断新材料与技术研发中心”,自主研发出目前国际上唯一采用单激光技术的全自动液态生物芯片系统。该系统具有体积小、全自动、通量高等优点。目前,系列检测仪和配套检测试剂盒,已经获得欧盟CE认证和中国NMPA医疗器械注册证15项。 出生于1995年的刘心怡,是李万万团队的博士后,当她2018年第一次去东方基因位于浙江安吉的工厂时,就为车间内大型标准化生产的场景所震撼,“原来我们在实验室里捣鼓出来的小试纸,进入规模化的生产车间之后还有着如此精密的流程。正是通过和一线技术人员的沟通,才知道他们实操过程中的关注点,这个是我从文献或实验室无法获知的。” 刘心怡说,当实验室小规模的制备,放大到公斤级甚至更高级别的生产规模,会遇到很多难题,“比如你不能要求所有的车间工人的操作精度,都像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一样高”。 “搞科研追求的是‘个性’,而转化落地生产更需要‘共性’。”李万万认为,材料学是应用型学科,能够以成果为导向、让材料真正为人所用才是科研的意义和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在实验室和工厂的往返之间,刘心怡也找到了科研和实践之间的平衡点。“当我们做成果转化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具体的科学问题,这些问题背后的机制或它延伸出来的创新应用,能给我科研的灵感和方向。” 2023年10月的一天,李万万一改往常严肃的表情,高兴地拿回一摞医疗器械注册证。“也就是那一天,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我们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刘心怡说。 她同时表示,这块石头是他们科研转化道路上的一块基石,以后还有更长远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