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记者 曲晓丽 ——“48岁?年龄太大了,不要”“XX人,不要”“丈夫去世的不要,不吉利”…… ——“伺候老人的,不干,太累人”“家里有教师、律师的不干,事儿太多”“家里人口太多的不干”…… 在某家政公司年终晚会上,公司员工自导自演的小品让台下的观众笑声连连。小品中的家政公司员工在客户和家政员中左右逢源,尽力撮合。千般努力下,在最终签署合同的时候,客户发现家政员姓“王”,在撂下一句“姓王的不行,姓王的在我家都干不长”后,扬长而去。 大笑过后,在场的每个人心中都留了一丝苦涩。某家政公司负责人直言,就业偏见在家政业中普遍存在,家政员与客户在选择彼此时通常会设置各种条条框框。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尽管法律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但现实中,不少家政员仍会遭遇一道道有形无形的就业门槛。如何进一步消除就业偏见和不合理的就业限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成为摆在家政公司、家政员、政府和社会面前的一道共同课题。 强化标准化制度建设,确保有标可依,有章可循。对于家政员来说,家政工作是一个个就业机会;而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选择的是一个员工,更是半个“家人”,因而慎之又慎。然而,目前,家政服务市场鱼龙混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不良商家甚至会雇佣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从业人员上岗,缺乏统一考核标准,导致服务质量无法保证。在标准化不完备的情况下,客户自然会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创“标准”,属相、星座、年纪、籍贯等所谓的“标准”出现不足为怪。 近年来,我国着力加强家政服务业的标准化和信用体系建设,先后发布《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方案》,上线“家政信用查”小程序等。一些家政企业也基于一线服务经验,系统打造人到工具再到服务的标准化体系,将无形的产品有形化,把看不见的服务可视化,实力推动行业标准化升级。 构建家政从业人员保障体系,培育平等、安全、有尊严的工作环境。家政员是整个家政业的核心,然而他们多为短期流动人口,流动性强、稳定性弱,社会保障不健全,尚不能充分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更是没有时间、精力和财力为自己维权。 在没有保障、缺乏安全感的情形下,很多家政员也以自己的“标准”选择雇主,试图寻找最为稳妥的就业路径。 尽管构建家政从业人员保障体系任重道远,但是可喜的是,各级政府已经将其作为推动家政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其中,《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共包含36条政策措施,聚焦从业人员保障体系不健全这一“牛鼻子”,从优化培训体系、完善公共服务政策、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政策“干货”,基本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家政服务人员保障体系。 无论是一个家庭接受一名新成员,还是一个人进入一个陌生的家庭,双向奔赴的背后是数次的权衡利弊。作为朝阳产业,家政业的双向就业偏见是其缺乏标准、缺乏权益保障的外在表现。相信随着我国家政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的推进、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这一问题将得到有效的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