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讯(记者 雷嘉)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近日印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以更好集聚培养使用优秀创新人才、开展高水平科研活动,着力解决科技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办法》鼓励依托单位下放人财物及科研项目等资源配置权,实验室设立学术委员会,建立执行科学选题机制,如存在科研诚信严重失信等行为将被撤销资格。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北京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多年发展,为推动北京市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发展、孕育重大原始创新、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办法》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北京市高精尖产业领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明确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能源、科技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布局,按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前沿交叉技术研究四类建设。申报条件包括科研用房面积、仪器设备原值、固定人员、科研能力、科研诚信、安全生产、依托单位配套保障及企业申报等。 《办法》中明确提出,如发生未提交年度报告,未通过综合评价,存在科研诚信严重失信、重大科技伦理违规行为,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将被撤销资格;司法、行政机关认定存在重大违法行为还将被依法追究责任。 《办法》鼓励依托单位下放人财物及科研项目等资源配置权,实验室主任在研究方向、科研任务组织实施、经费和条件配置等方面拥有自主权。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形成以创新价值、贡献、能力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设立学术委员会,建立执行科学选题机制。同时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不同环节,或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学科,联合建设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产学研融通发展,激发科研创新活力。鼓励各区结合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根据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需求给予土地、资金、人才保障等配套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