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业农村部长江办会同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等长江流域管理部门联合发布《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19年)》。这是首次由多部门联合发布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重点介绍了2019年长江流域珍稀特有水生生物、渔业资源、重要渔业物种产卵场、渔业生态环境及生态修复监测情况。 公报显示,葛洲坝下宜昌江段未监测到中华鲟的自然产卵活动,该江段中华鲟繁殖群体估算数量为16尾;洞庭湖和鄱阳湖枯水期分别监测到长江江豚252头次、1049头次;长江上游攀枝花至重庆江段调查到特有鱼类37种。长江流域合计放流经济水生动物37.6亿尾(只)、珍稀特有水生动物795万尾(只)。 长江流域水质总体为优,重要渔业水域水质良好,部分水域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超标;长江流域已建和在建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29亿千瓦;采砂总量约3524万吨;在建航道整治工程涉及河段长度613.5千米。 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数据是反映长江禁渔成效的重要依据。近期,农业农村部在湖北武汉召开的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体系工作会议上,全面部署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后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和效果评估工作,宣布成立“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中心”。从2017年起,农业农村部已连续4年组织开展长江水生生物本底资源调查。(记者郁静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