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点坚守三十年 用爱撑起一所三个孩子的学校

2017-12-05 13:32:47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闫锁田 责任编辑:王一 字号:T|T

594657_zhangp_1512353217167_b.jpg

杨银德在给学生上体育课。闫锁田 摄

  11月5日上午8点30分,甘肃省秦安县安伏学区杨山教学点教师杨银德换上一面崭新的国旗,然后打开录音机,嘹亮的《国歌》响起,3个小同学向徐徐升起的国旗敬礼。

  此刻,杨银德眼睛有些湿润,他想起了前两天远在兰州的退休干部杨自忠对他的嘱托:“党的十九大已经定了调,农村教育事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你一定要让鲜艳的国旗永远飘扬在校园上空,学校可是村子的希望!”如今,杨银德是杨山教学点唯一的老师,已在这个教学点坚守了整整30个年头。

  “一定要让村里每个孩子都能上学读书”

  杨山村是秦安县安伏镇一个仅有526人的自然村,1987年秋季,杨银德成了杨山教学点的一名民办教师。当时杨山教学点三个年级的6名学生挤在一间破教室里,没有窗户,没有围墙,没有课桌,孩子们只能趴在泥土砌成的土台子上读书、写字,杨银德也只能在土台子上备课,批作业。学校里没有厕所,学生在校园墙角边上的土坑里大小便。

  “一定要让村里每个孩子都能上学读书。”面对这样艰苦的条件,杨银德并没有气馁。没有玻璃他拿来自家的塑料布堵风,教室没有桌椅,妻子做帮手砌起土台子,中间架上木板……

  杨银德想着为村子建一所新学校,让孩子们能坐在安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从2000年开始,他挨家挨户做动员,发动村民捐资办学。为了动员村里的一名在外做生意的人捐款500元,杨银德往那户人家里跑了11次,他还给在外面工作的村里人挨个写信,最终筹到了6.5万元。2007年暑假学校修建,杨银德整天盯在工地上,当时正是麦收时节,妻子胆结石病复发,眼看着熟了的麦子,因顾不上收而遭了雹灾。

  秋季开学后学校还没修好,他和妻子在自家院子里搭起了塑料帐篷作为临时教室,35名学生就在这里面上课,妻子负责打扫卫生,烧开水,煮土豆给孩子们吃,有时天气冷了,穿得薄的孩子轮流在热炕上暖身子,直到终于搬进了新校园。

  “改变贫穷还得靠教育”

  “山里人穷,孩子多,改变贫穷还得靠教育。”说起靠学习改变命运的话题,杨银德给记者讲起了村民伏有福家的故事。

  伏有福的妻子长年患病,家里有5个孩子,都超过了上学的年龄,可因为交不起学费孩子都在家里闲着,杨银德死缠硬磨终于把5个孩子动员入学了,最终这5个孩子都考上大学。

  聊起教学,杨银德满脸认真:“既然家长把孩子交给我,我就要尽十分的力气把孩子教好。”2005年,杨老师干农活腿扭伤了不能上课,妻子早上挨家挨户地把孩子们叫到自己家里来上课,有时候确实感冒躺下起不来了,就利用双休日给孩子们补上。

  “我们地里农活忙放学回不来,就打个电话请他帮着照看孩子,或者请他带到家里吃饭,平时处得就像一家人,不分你我。”村民杨国贤说。

  起初,杨银德的普通话还不过关,读课文读不准音,他就晚上在家里练,还请两个儿子领着读,第二天再给孩子们教。1998年,新疆某公司经理到村里访亲,看到杨银德教学条件太艰苦了,当即给他在县城买了一台录音机和几十盘磁带。杨银德如获至宝,除了课堂上给学生教汉语拼音、唱歌外,课外活动给孩子们播放少儿故事,晚上在家里跟着学英语,有些孩子双休日还跑到家里来听故事。“一台小小的录音机真是派上了大用场。”杨银德对那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杨银德告诉笔者:“要是学区通知开会或搞教研活动,我就想办法把孩子一并带到其他学校‘蹭课’,也算是给孩子创造个学习交流的机会,对孩子成长有好处。”

  “一定站好杨山教学点的这班岗”

  每天上下学,杨银德都要开关校门,这个动作30年里不知重复过多少次,也记不清用坏了多少把锁,但每当打开锁那一瞬间,心里就觉得很敞亮,证明自己的学校还“活”着。

  杨银德至今珍藏着3张不同时期的照片。第一张黑白照片拍摄于1989年6月,20多名孩子或蹲或站着围杨银德一圈;第二张拍摄于2000年,有50名学生,第三张是2007年新学校建成后,学生数量猛增到60人。这些照片见证了这所“袖珍学校”曾经的辉煌。

  2013年9月,杨银德被省教育厅和天水市教育局分别评为“陇原优秀乡村校长”“最美乡村校长”。2016年12月,被秦安县委、县政府授予“百名最美秦安人·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