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特殊教育 让“折翼天使”不再特殊

2017-11-28 15:11:24 来源:人民网 作者:初梓瑞 责任编辑:王一 字号:T|T

培智学校1.jpg

烘焙厨房(摄影 初梓瑞)

培智学校2.jpg  

孩子们制作的糖葫芦(摄影 初梓瑞)

  李银环给记者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学校曾有一个女孩子,在烹饪、烘焙方面表现很优秀,也能独立完成很多烘焙作业,所以学校尝试让她走出课堂,让她感受真正的厨房劳动状态是怎样的。最开始,孩子精力无法做到全部集中,只能在老师的呵护下劳动。老师的鼓励和赞许、家长的协助和叮嘱让孩子从一天工作1小时,慢慢的变成一天工作4小时,再后来可以在厨房能坚持一整天。在学校的建议下,家长决定让孩子走出封闭的厨房,真正走到社会中去。女孩子在学校的推荐下,去到附近的麦当劳做起了帮工。没想到的是,麦当劳反馈:“这孩子干活特别的认真,吃苦耐劳。基本上已经看不出与普通人有差别。”故事讲完,李银环泫然欲泣。

  特殊教育 任重道远

  在特殊教育飞速发展的同时,同样存在着一些短板需要补足。

  李银环希望,大学对于特殊教育的专业更加到位,培养更多的特教专业人才,培智学校缺特教便是现在面临的一个难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邓猛教授认为,特殊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特殊教育是指针对残障儿童以及天才儿童的特别设计的针对性的教育。

  狭义的特殊教育是指对各类残障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社会有用的人。

  “基础教育发展已经特别好了,特殊教育也不能落后。”李银环希望,有企事业单位跟培智学校校企联合,企业可以跟学校说明想要什么样的孩子,我们根据需要去培养。这样可以真的帮助这些孩子更好融入到社会中,做社会有用的人。特殊的孩子,是社会上的最弱势群体,希望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参与到帮扶中来。

  邓猛认为,在特殊教育的安置形式上总体呈现出多元安置朝向融合的趋势。当前我国特殊教育的安置形式主要包括普通班、特殊班、特殊学校、各类康复机构、托养机构以及送教上门等形式,形成了以特殊学校为骨干、以特殊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安置格局。近年来我国在30万人口、残疾人口较多的县(区)设立至少一所特殊学校,但如此数量的特殊学校仍然无法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同时也与国内外特殊教育的融合趋势不相符。所以,下一阶段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要以普通学校的融合教育为主流趋势,同时不排斥其他安置形式,使各级、各类、各障碍程度的儿童都能获得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教育。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