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波(右一)在飞往美国的班机上抢救“脑梗”患者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吴小波和妻子乘坐国际航班探亲,在往返途中,两次救助突发疾病的乘客,被网友称赞为“三万英尺未穿白大褂的医生”。
出国航班遇乘客突发“脑梗”
9月29日,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吴小波和妻子乘坐美联航飞机飞往美国,在这架飞机上,他救助了来自三万英尺高空的第一位病人。
如果不是儿子得了自发性气胸,吴小波也不会坐上这班飞往美国洛杉矶的飞机。
“他在美国读书5年,我一共去了两次,一次是今年5月份的毕业典礼,第二次就是这次他生病出院”,吴小波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这个病情的后期保养很重要,他这次和妻子去探亲,主要是想看看儿子的痊愈情况。
“十一”黄金周对吴小波来说,已经是一年最长的假期了。作为胸外科副主任,他几乎每天都有手术,“平时很少请假”。
飞机广播寻找医务人员的前5分钟,吴小波还在闭目养神,回顾着放假前刚做完的那场手术的全过程,听到广播后,他立刻离开座位来到那个乘客的身边。
他是这次航班唯一的医生。
乘客是一名约50多岁的男性美籍华人,突发呕吐症状,身边的人多数以为这位乘客只是“吃坏了肚子”或者“胃不好”,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
吴小波握住患者的手,询问他“哪里不舒服”,用听诊器、血压计对他进行常规检查。当吴小波发现患者已经口齿不清、神志恍惚,并且右边的手“不能使上劲”,身体右半边“不能动”时,初步判断,患者不是普通的呕吐,而是脑梗。
“脑梗的人,如果不及时救治,会留下后遗症,严重的更有生命危险”,吴小波看了看表,距离到达洛杉矶还有几个小时的时间,而飞机上的急救物品清单里只有简单的糖水盐水和治疗心脏病等急救药物,他用“不太流利的英语”极力跟乘务人员解释,“患者需要尽快下飞机治疗”。
飞机离最近的旧金山也有两个小时的路程,在降落旧金山之前,吴小波将患者身体放平,给他盖上了衣服保持体温,并将飞机上的简易氧气筒拿来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
最终,飞机抵达洛杉矶晚点两个半小时,全舱乘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没有一人表示不满。
回国途中出手施救晕厥乘客
10月10日,吴小波在探亲回国的航班上,再一次听到了寻找医务人员的广播。他又一次站了起来,第二次参加了高空的急救。
“患者是一位年轻的中国女性,初步诊断为‘一过性’晕厥”,像上次一样,吴小波用听诊器和血压计对乘客进行了简单检查,从心率和血压来看,乘客并无大碍。
吴小波在询问乘客的丈夫后得知,这些天他们旅游劳累,再加上飞机处于高空,机舱内空间小,比较闷热,所以乘客“一下子晕了过去”。
吴小波让乘务人员把乘客带到乘务员休息室,那里空间大一些,并给乘客口服适量糖盐水,乘客逐渐恢复过来。
吴小波告诉北青报记者,当时,患者的丈夫急得不知所措,吴小波除了安慰患者,还要反复安慰她的丈夫,“没有大问题”、“不要太紧张”、“休息一会儿就好”。
“脱下白大褂我还是医生”
这两次经历,让吴小波难忘的是,出国航班的美国乘务长拍着他的肩膀说“good job”(好样的),让吴小波意外的是,回国航班的乘务人员专门为他送了一个果盘作为感谢。
“穿上白大褂,我是一名医生,脱了,我还是”。吴小波说,他只是做了他应该做的,在飞机上条件受限,设备不足,但他仍然尽力而为。
当天下午,吴小波在微信朋友圈发文:医者仁心,医者仁德,医者仁术,医者仁人。作为医者,不仅要在工作岗位上为患者解除病痛,在任何时候都会有需要我们的可能,也许飞机上没有条件为患者做进一步的治疗,但我们的出现,至少能为患者做一些临时的处置,为患者争取有利的时间,我们的出现,至少能安抚患者和家属焦急、紧张、恐惧的心情,能稳定包括机组人员和部分乘客在内的人的情绪!我觉得“我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