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最初双方讨论是否应该配套开一家专业医学书店时,黄东胜果断拒绝了:“不,不,这和我们的初衷相违背,只要是一家让人进去能放松下来的书店就够了。” 吴阿青是自打医院店开业以来,就一直在的店员。这大半年来,每天看着病患、医护人员在书店人来人往。“买书的人比想象的要多得多。中午时分是医生、护士来逛的高峰期。有些住院病人和陪护家属是店里的常客,往往一呆就是大半天,有时看书,有时就是坐着发呆。” 和阿青聊天时,一位穿白大褂的中年医生正好进来挑了3本书在买单。前台女孩立马站起来热络地招呼:“杨医生可喜欢看书了,几乎每周都来,读的还都是历史社科类的。”杨医生不好意思地笑笑:“不多,不多。就是喜欢书店里安静,来转转,提个神。” 80后小葛是体检中心的医生,她边和我分享刚从书店买的一本新周刊主编《2015语录》,边说:“我喜欢书店的氛围,有时候上班匆忙经过住院楼那里,忍不住会朝晓风多望几眼,出了啥新书呀,心痒痒的。另外,在书店碰到别的医生,哪怕不认识,也会自然地打招呼,感觉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护理部副主任洪凌说,平时老公和女儿来接她下班,会安静地坐在书店里等,她远远走过去,看着父女俩凑在一起读书入迷的样子,“感觉很美好幸福”。她做了多年的临床护士,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不开心的事:“往往那时候,内心会焦躁。所以我喜欢读一些能给心灵带来安慰的书籍。我觉得护士更应该读书,有温情的人文阅读会带给病人更有温度的护理。”前几天,洪凌在书店买了《小王子》和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 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28岁男护士俞苗杰,爱看科普、心理类图书,他最近在读的《24个比利》《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都属于这类书,“这可能和我工作有关,来这里的都是重症病人,无论病人还是家属心理负担都重。如果医护人员懂些心理知识,能针对性地给些心理安慰,对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和病情都是有帮助的。”俞苗杰自嘲,逛书店买小说本来为了消遣,没想到还能学着为病人打气,算是意外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