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经济增长领跑全国的秘诀

2016-01-26 10:31:2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郭芳 夏一仁 责任编辑: 字号:T|T


  如同外界所预测的那样,重庆以亮丽的成绩单给“十二五”画上了一个漂亮的结局。

  2015年,全国GDP平均增速6.9%,创下了25年新低。在此背景下,重庆以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速领跑全国,成为逆势增长的范例。事实上,自2009年以来,重庆的GDP增速,每年均进入了内地31个省份的前三之列,其中,两次位居全国之首,三次位列第二名。

  重庆市政府的一位官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一轮的经济表现得益于重庆较早地开始产业结构调整,与较早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密切相关。”

  新年的首个工作日,习近平总书记抵渝进行考察。这是2012年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以来第一次到重庆进行考察。

  根据官方消息,习近平“对重庆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各项工作给予肯定”。

  “可以说,习总书记对重庆给予了高度肯定,能够感觉到他比较满意。这对重庆来说是非常大的鼓舞,无论是对投资者信心的提振还是对重庆经济信心的提振,都大有好处。”上述官员说,这几年,重庆虽然不怎么宣传,但干的活是比较实在的。

  世界级的电子产业基地

  位于长江上游地区的重庆,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大城市带大农村、东北现象与西部现象叠加”是这座城市的底色。一方面,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区域城乡差距突出;另一方面,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重庆存在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现象和西部困难工业企业现象的叠加。

  但今非昔比,今日之重庆已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重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世界级的电子产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据媒体报道,重庆市经信委官员表示,全球每3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重庆造,全国每9辆车中就有1辆重庆造。

  经过这些年的结构调整,重庆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和汽车等战略性支柱产业。据统计,2014年,重庆市的工业总产值为2万亿,电子信息和汽车各占5000亿,均增长了20%。2015年前三季度,电子信息和汽车两大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7.2%、11.8%,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41.1%,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60%。

  据介绍,以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是黄奇帆主政重庆以来的主攻方向。

  过去20多年,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物流特点,决定了中国99%的加工贸易皆分布在区位优势明显的东部沿海,内陆地区的加工贸易几乎为零。

  而在最近的几年,重庆改变了20多年来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大进大出的发展方式,在内陆地区创新发展了大规模的加工贸易。这种创新打破了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传统思路,创造出“一头在外”的“整机+配套”的垂直整合模式,来解决物流成本、产业配套等薄弱环节。

  2008年,时任重庆市副市长的黄奇帆(2010年至今担任重庆市市长)亲赴美国惠普公司,说服惠普将4000万台产能的电脑生产基地落户重庆。之后,他再赴台湾,将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富士康引入重庆。再之后,分散在中国沿海各省份的宏碁、华硕、思科、东芝等五大品牌商,广达、英业达、仁宝、纬创、和硕等六大整机商,以及860多家零部件厂商都集聚在了重庆。

  黄奇帆说,凡是要搞加工贸易品种,都要形成集群。重庆由此形成了三个集群:零部件、原材料、整机上中下游产业链形成集群;同类项产品、同类企业形成了集群;物流运输、销售结算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形成集群。

  这种产业链整合的模式,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对于企业来说,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基本实现了80%的零部件本地生产,一小时内能够采购到80%的零部件,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黄奇帆说,即使在当下经济比较低迷、电子产业效益普遍下降的时期,重庆电子产业的利润仍上涨66%。

相关推荐


聚焦县域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郡县联播公众号!
返回顶部